清代 娇黄釉释迦摩尼坐莲花佛造像-大清乾隆年制「旧藏」高26.2cm #深度好文奖励计划#清代瓷塑娇黄釉释迦摩尼坐莲花佛造像,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古玩艺术收藏品中的佼佼者。这尊佛造像整体呈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令人一见便心生敬畏。佛像的头部微微低垂,双眼微闭,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
娇黄釉,一种低温铁黄釉,源自古代皇家御用。它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通过浇釉工艺上色后,再次入窑烧制而成。由于其色泽娇艳,被誉为“娇黄”或“浇黄”。这种釉色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只有皇家才能使用。🏺 娇黄釉的创烧始于明初景德镇官窑,其中明代弘治朝烧制的娇黄釉最为出色,色泽均匀且娇艳,被誉为“娇黄...
娇黄釉,一种铁黄釉,因其与“皇”同音,在明清时期被严格控制,专为皇家御用或祭神之用。《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黄色专用于祭地神。黄釉,以铁为呈色剂,早在唐三彩上已出现。成化时期的黄釉器较为淡雅,而弘治朝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工艺,呈现出稳...
1.颜色:真正的娇黄釉瓷器颜色鲜艳,呈明亮的黄色,略带白色或淡黄色。如果颜色过于暗淡或偏色,可能是仿品或经过染色处理。 2.质地:娇黄釉瓷器的胎质细腻,手感沉重。底足处理精细,修坯整齐。如果胎质粗糙或过于轻盈,可能是仿品或经过特殊处理。 3.光泽:娇黄釉瓷器釉面光亮,具有玻璃质感。如果光泽暗淡或过于刺眼,...
晚清 娇黄釉杯子「旧藏」高4.5cm口径6.4cm 晚清时期的娇黄釉杯子以其独特的韵味与工艺之美,成为众多藏家心头的一抹亮色。这款高4.5厘米,口径6.4厘米的娇黄釉杯,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沉淀,更展现了当时陶瓷工艺的高超技艺与审美追求。此杯以简约而不失优雅的姿态,静静伫立于黑色背景之上,仿佛一位穿越时空...
娇黄釉释迦摩尼坐莲花佛造像,高24厘米,造型端庄,线条流畅。整体以娇黄色为基调,釉色晶莹剔透,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释迦摩尼佛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结印,面带微笑,神态安详。莲花宝座上雕刻着精美的莲花瓣,每一片都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莲花盛开在眼前。佛像的底款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这是乾隆...
🔥明代弘治时期的娇黄釉瓷器,以其独特的浇黄釉工艺闻名,是瓷器艺术中的瑰宝。这种釉色在850-900℃的高温下烧成,稳定性高,透明度极佳,使得瓷器上的图案花纹透过釉层清晰可见。🌼娇黄釉因其色柔淡,亦被称为“娇黄釉”,并在嘉靖时期衍生出“鱼子黄釉”,至清康熙时更发展为淡黄,又名“蛋黄釉”。整个明代,黄...
娇黄釉是明代瓷器中的著名颜色釉,因其独特的浇釉法而得名。明宣德时期创烧,弘治、正德时期达到鼎盛。烧成温度在850—900℃之间,稳定性较高,透明度也较高,使得刻在胎上的图案花纹能够透过釉层显现出来。嘉靖时期,娇黄釉演变为“鱼子黄釉”,之后颜色逐渐变淡,清康熙时期发展为淡黄,又称“蛋黄釉”。🔍...
您好,娇黄釉作为明代著名的颜色釉,其鉴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颜色 真正的娇黄釉瓷器颜色鲜艳,呈明亮的黄色,略带白色或淡黄色,如鸡油般娇嫩艳丽,人称“鸡油黄”。如果颜色过于暗淡或偏色,可能是仿品或经过染色处理。 二、质地 娇黄釉瓷器的胎质细腻,手感沉重,底足处理精细,修坯整齐。弘治黄釉瓷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