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附散 姜附散,出自《赤水玄珠》卷四的中药药方。用法用量 每服2钱,米饮调下。方名 姜附散 组成 香附子1斤,生姜3斤。主治 膈气不通,胸膈间结块,大如拳,坚如石,呕吐恶心,饮食不下。制备方法 生姜捣汁,浸香附1宿,晒干再浸,再晒,以姜汁尽为度,为末。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煨,去皮)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寒,下痢白脓,心腹疠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姜附散 ...
姜附散,出自《赤水玄珠》卷四的经典方剂,以其独特的组成和功效而闻名。主要成分包括香附子,分量为整整一斤,而生姜则是三斤的庞大数据,显示了其强烈的药力。该方的适应症非常明确,针对的是膈气不通的严重症状。患者可能遭遇胸膈间形成一个硬如石头、大小如拳头的结块,伴随着呕吐恶心和食欲不振,...
【名词解释】姜附散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方源】: 《赤水玄珠》卷四。 【组成】: 香附子一斤 生姜三斤 【用法】: 生姜捣汁,浸香附一宿,晒干再浸,再晒,以姜汁尽为度,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主治】: 膈气...
姜附散 姜附散,《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药方。方名 姜附散 组成 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各等分。主治 青下,白下。用法用量 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制备方法 上为散。
姜附散功能主治是脾虚胃寒。处方 生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制备方法 用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姜汁煮耗尽,约7分取出,挑入银器内,四面摊开,顿重汤上,时复搅转,重摊过,候药9分干,可以...
【姜附温脾酒】 脾胃阳虚又称脾胃虚寒,病症名。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摘要: 135例脉管炎姜附散治疗中肢体血流图分析张继芬,周先锋,刘锡铨脉管炎是一种十分痛苦,愈后较差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我区气侯寒冷,本病较南方多发,尤其多见于农牧区的男性青壮年劳动者.为了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脉管炎末梢血流改善的程度,本文将135例脉...关键词:...
温中散寒药酒——姜附酒 导读: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入心、脾、肾经,功专助阳,大补命门真火,逐除风寒湿邪,上能补助心阳,下可补肾命,内温脾土,外固卫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有抗衰老及强心作用。 健脾和胃药酒 【来源】《医宗必读》。 【用料】干姜60克,制附子40克,黄酒5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