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过了一日又一日,姜玉贞一边组织士兵阻击日寇,另一边也在焦急等待后方阎锡山的军令,他隐隐有股担忧,但又不敢表现出来。7号,阎锡山的一封电报,看呆了姜玉贞,原因无他,电报传达的消息很短,忻口准备不足,着姜玉贞部再死守3天。当196旅整个指挥部得知电报内容后,难免军心涣散,但姜玉贞深知忻口布防的重要性...
姜玉贞为帮战友撤离,单独藏于田地中,不断开火引开敌军。不久后,因失血过多,他失去了意识。在原平一役,姜玉贞和196旅的战士们坚守了十天十夜,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英雄史诗。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脊梁,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他们无畏的牺牲,为忻口会战击败日军打下了...
姜玉贞进了晋绥军以后可没闲着,训练目标一个个都得搞定。从姜玉贞的当兵经历来看,这家伙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爬上去的,没借助任何偏门,完全靠自个儿拼搏,那个旅长名副其实啊!也正因为姜玉贞是从战火中淬炼过,阎锡山对他才格外信任,认为在此危急关头能够担此重任者非姜玉贞莫属 姜玉贞也没让阎锡山失望,他率部...
10月10日中午,坚守原平十天的任务已经完成,姜玉贞有了突围的想法,这时候他身边只有七百多名士兵。姜玉贞对谷泰说,现在日军彻底包围了原平,要 想所有人突围出去是不可能的,他让士兵在邢家花园的墙边挖了一个洞,希望谷泰带着两百伤员从洞里逃出去,自己率兵在前面掩护。最终在姜玉贞的命令下,谷泰和两个受伤...
姜玉贞(1894—1937),字连璧。(军史专家胡博据《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名簿》说,姜玉贞生于1895年4月30日)。今菏泽市牡丹区辛集村人。姜玉贞出身贫苦,出世前父亲就病逝了,是母亲艰难地把他抚养成人。自幼生活艰辛,培养了姜玉贞倔强的性格。他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1937年10月1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对忻口以北15公里的原平县发起了猛攻,守城的部队是晋绥军一九六旅的官兵,旅长叫姜玉贞。由于国民政府第二战区策划了在忻口的阻击计划,而为了争取时间布防阵地,姜玉贞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在原平县拖住日军七天……姜玉贞,山东菏泽人,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姜玉贞还没有出生时父亲...
姜玉贞,字连壁,1894年春,生于山东省菏泽县辛集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姜乃普在姜玉贞出生之前就因病去世,丢下有孕在身的妻子潘氏,使姜玉贞未出世就成了遗腹子。姜玉贞出生后,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潘氏含辛茹苦, 再未改嫁,仅依靠家中的几亩薄田,勉强可养家糊口,并无余钱供儿子上学。虽然家中日子过得贫苦,...
姜玉贞(1894年—1937年10月11日),字连壁,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东南隅村人,山西陆军第一旅干部学校和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军第六十六师第一九六旅旅长,抗日英烈。1937年9月初,第一九六旅接到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时姜玉贞妻子病逝不久,母亲年老体弱,三个年幼的子女无人照看,全家处于极...
当时,姜玉贞带领的,是晋军劲旅196旅,人数5000上下,可从接到的情报获悉,向忻口进发的日军,足足有7万之众,而且还有飞机大炮这样的重武器。原平,只是崞县下属的一个镇,没有坚城,不占地利,还无援军,怎么守?虽然这份任务艰难异常,很有可能196旅的5000将士全部葬送在这座小城,但姜玉贞是将军,他是在晋...
10月1日,日军一路击破数个晋绥军的阵线,直奔原平而来。姜玉贞为了缓解守城压力,率部在原平城外多次伏击日军,整整三天,一九六旅战士在原平城外和日军先头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为了尽快拿下原平,日军准备继续派出援兵围困原平。日军的精锐板垣师团也被派往原平,这支精锐师团带着飞机、坦克等等重武器向原平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