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梦归水乡——姜宸英《选诗类钞》研究展”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幕。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首次联合展出的28件/套展品,将立体式呈现“古稀探花”姜宸英的传奇一生,同时见证一场“跨越百年”的收藏接力。展览将于9月2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2024年3月24日。“梦归水乡——姜宸英《...
姜宸英小楷书法较之其行草书所得成就更高,这在清代的评论中已成共识。梁同书评论姜宸英小楷书法曾说:“本朝书以苇间先生为第一,先生书又以小楷为第一,妙在以自己性情合昔人神理,初观之若不经意,而愈看愈不厌,亦其胸中书卷浸淫酝酿所致。”姜宸英学习魏晋小楷在忠...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殿试结束后,阅卷官将前十名考卷呈康熙钦点名次,当康熙读到第七份考卷后,发现考生的名字很熟悉,于是将他从二甲第四名点为探花,这个人就是姜宸英,这一年他已是70岁高龄了。 姜宸英都不能用“大器晚成”来形容,按照他后来的结局来看,似乎用“回光返照”更适合,因为一年半后,姜宸英被迫在狱中自尽。
这位书法通兼历史通、自称为“江南布衣”的大佬,名叫姜宸英,生于1628年,卒于1699年,享年71岁,在那时,也算是高寿了。姜宸英的个人名片是这样描述的:姜宸英,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字西溟,号湛园,浙江宁波慈溪人,明末诸生。著有《湛园集》《苇间集》。姜宸英的书法,擅长诸体,尤擅行书。他的书法风格...
姜宸英的书法,上溯唐宋,推崇、宗法魏晋,以古为尚,起点很高,且由隶入楷,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馆阁之毒。从当时的书家群体来看,姜宸英与汪士鋐、何焯、陈奕禧有“清初四大家”之誉。姜宸英小楷《洛神赋》册没有具体的书写时间,从书风推测,当为晚年所书,风格秀劲,取法唐虞、褚、欧诸家,兼融汉魏之意,一如...
姜宸英《西兴登舟次日渡曹娥江纪行》碑贴 图源:宁波社科 到了老年,姜宸英精于小楷,大指用劲,功力老道,尽显简约有序、宁静内敛之美。其个人散淡的书卷气息已深深融入笔墨、渗透纸背,成为后世的收藏佳品。 姜宸英一生好读书爱钻研,诗文、鉴赏样样精通,经、史、子...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荐入明史馆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记述明三百年间诏狱、廷杖、立枷、东西厂卫之害。又从徐乾学在洞庭山修《大清一统志》。在京因得罪大学士明珠受冷遇。康熙三十六...
姜宸英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他师法晋唐,又融合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其楷书端庄严谨,笔画细腻而不失力度,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灵动,仿佛一座精致的建筑,每一笔每一划都恰到好处,展现出极高的书法技艺和审美水准。行书则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笔画之间的呼应与转折自然流畅,给人以一种灵动飘逸的感觉。草书...
明末清初,文人墨客如姜宸英,以其独特的书法造诣和深厚的历史学养成为一代佳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富有历史造诣的学者,其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彰显了书法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姜宸英,生于1628年,卒于169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慈溪,原是一位平凡的历史学家。然而,他的兴趣和天赋超越了历史领域的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