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为王羲之的“妹至帖”,纸本,二行十七字,纵25.3厘米、横5.3厘米,为唐模本,现藏于日本私人处。“妹至帖”的纸张与现藏日本的“丧乱帖”、“孔侍中帖”等一样,大约也是在唐时即流入日本。帖于昭和四十八年(1973年)首次公开展示。原本为日本某大名家之手鉴,“所谓手鉴,是将历史著名书迹分割成数...
若《西宫记》记载是指《妹至帖》,《妹至帖》则也许亦与《丧乱帖》《孔侍中帖》同样,是于公元710年至794年奈良时代舶载来日本的王羲之帖之一。因收于手鉴,保存状态良好,在探讨向拓本技术上亦为珍贵材料。由于中国历代著录不见此文,作为王羲之研究的新资料甚为重要。 谷...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文学家、书法家,因其突出的书法艺术成就,倍受人们的尊敬,有“书圣”之誉。王羲之《妹至帖》,此帖模写亦很精,无呆滞之弊,行笔灵动,字势连贯,一气呵成,虽仅存两行,亦弥足珍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妹至帖》---王羲之(晋) 【释文】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简析】《妹至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因其篇首的“妹至”两字而得名。作品无题跋和收藏印记,亦未见著录。《妹至帖》纸质为灰色纵纹白麻纸,与《丧乱帖》...
《妹至帖》被切割成二行二十七字,所用纸张和书写技法与《丧乱帖》和《孔侍中帖》相同,在研究摹拓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可能是奈良时代舶运至日本的王羲之书迹之一。约在 1973 年 11 月的某一日,耶明先生应约前往中村富次郎先生的宅邸。此次受邀,乃是为了观赏国宝级的作品 ——“绘和汉朗咏集”(两卷)。
译文:妹妹的身体十分衰弱,悲伤的心情无法排解。我很担心 她,所以要日夜守护。我以前讲过,王羲之书法是斜侧用笔的典范,其实在王羲之书法中,侧锋与中锋的调配是随意的,中锋占百分之多少是完全可控的。《妹至帖》就是中锋与侧锋转换的经典说明,笔法变化之丰富,整体生动又和谐,可以作为范例存在。一篇短笺可以看出...
王羲之《妹至帖》王羲之《妹至帖》,纸本,纵25.3厘米、横5.3厘米,共两行十七字,为唐模本,现藏于日本私人处。此帖模写亦很精,无呆滞之弊,行笔灵动,字势连贯,一气呵成,虽仅存两行,亦弥足珍贵。
醍醐天皇生活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晚唐五代,所以《妹至帖》有可能是遣唐使带回日本的。王羲之可信的摹本屈指可数,这是重大的发现。从直观感受来看,《妹至帖》虽仍稍觉生硬,但比刻帖要灵活得多,也更容易理清笔路。在气息上,此帖也肯定比米芾临的《长风帖》、赵孟钯的《游目帖》要有古意。人们学习王羲之的...
王羲之《妹至帖》,摹本,纵25.3厘米,横5.3厘米。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 《妹至帖》与其它王羲之墨迹本(唐摹本)用笔不尽相同,此帖书风畅达、圆劲。由于是《妹至帖》草书,线条的中部运动较快,与行草和行书书作品《丧乱帖》、《频有哀祸帖》等帖不同,由于草书和行草书的结体和速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