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妙玉舍不得贾宝玉,想要将贾宝玉救出来。而妙玉能够依仗的资本就是自己的美貌。所以妙玉还是选择回到了这个自己厌弃的红尘,违反了最初的心愿,变成了以色侍他人的结果。最终的结果,就是贾宝玉被救了出来,可是妙玉却不是以前的妙玉,贾宝玉纵然知道妙玉的情,终究只能辜负了。并非是贾宝玉会嫌弃妙玉,而是在贾...
独有妙玉无处可去,只能留在栊翠庵里。她的艳名远播,不免会引得一些有权有势的浮浪子弟上门骚扰。就像贾府不能庇护出嫁的女儿被家暴一样,他们也不能庇护远来寄住的孤女的安全。鸳鸯的最后退路是“不然,还有一死”,妙玉却不这样想。她并不是真心修道的出家人,只是一个暂借佛门养病的闺阁女,因为家庭变故、...
妙玉在耳房里给黛钗二人准备的茶水,与外面又大有不同,妙玉告诉二人说:“这泡茶的水,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水。”这样有价无市的好茶,贾母都吃不着,妙玉独独给了黛钗,但是宝玉来了以后,妙玉却要故意拿乔姿态对宝玉说:“你能吃上这盏茶,还是托了她们的福气。”妙玉的清高傲气,不单单体现在奉茶...
在我看来,妙玉是喜欢宝玉的,这是她的单恋。就拿“绿玉斗”中的事件来说吧。刘姥姥第二次来贾府时,贾母很高兴,于是安排她在贾府住下。一日,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他们一行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妙玉修炼的栊翠庵。妙玉给众人献上茶后,便悄悄拉了拉宝钗和黛玉,将她们二人拉到自己的房间。妙玉...
但其实,这些只是妙玉的表面,妙玉的内心,住着一个傲娇,任性,还有些天真气的小女孩,她极为自尊,也极为骄傲,并不寻求他人的理解。但妙玉并非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她喜欢没事秀秀优越感,显得自己多高级似的。妙玉平时端着,冷着,如同冰山不可冒犯,让人不由得退避三舍。但她同样想和同龄人互动,...
生活中的姬玉,20岁便结婚生女,5年之后离了婚,成为单亲妈妈,带着女儿生活,身上越来越有妙玉的影子。1997年,姬玉在东宁寺皈依佛门,日常吃素做公益,陈晓旭也紧随她之后皈依佛门。陈晓旭病重之后,姬玉陪在病床前很长一段时间,给了陈晓旭最后的陪伴和安慰。一朝入红楼,活成梦中人。如今的“妙玉”,...
五次中,只有二、五两次是妙玉自己出现的,其他都是用旁人叙述她的故事。请吃茶,送祝寿帖子,送梅花,都可以看出她对宝玉暗怀情愫。但是参加湘黛联诗时并没有宝玉,妙玉也来了,还说了“咱们的闺阁面目”的话。这足以证明,妙玉并不是一个不安本份的出家人,而是一位被迫寄身佛门、不甘心青灯古佛生活的闺阁...
其实原著中的妙玉确实是个才貌双全的聪明人,但是性格孤僻自傲。在原著中就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因此不难看出作者对于妙玉有很高的评价。妙玉作为一个出家人,原本应该六根清净,却最在意世俗中的...
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的身世,说道:“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苏州人氏、仕宦之家、自小多病,这俨然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林黛玉。从林之孝家的介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