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正觉须菩提言 世尊云何一切法 不可得耶 不可觉耶 不可证耶若体不觉非体 非体不觉体体不觉体 非体不觉非体 此当无耶佛言 有觉有得 非此四句法须菩提言 世尊 云何觉佛言 须菩提非体非非体 彼如是觉何处无戏论 彼如是觉非戏论 非戏论法 彼如是觉...
恒常“觉照”,觉察明澈,清净无挂,纯洁无染,是为“正觉”。何为“等觉”?明晰离身心,觉心恒寂照。明性离暗,照五蕴皆空;“照性”普照无碍。空中无色,是圆明十方;“觉性”无生庄严。身心如幻,而世界如梦;“性空”周遍圆满。何为“无上觉”?所觉即觉者,觉者为所觉。
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经中所说之大因果处,或领会不及。当以世间浅近者,为入胜之方便。如《文昌阴骘文》、《太上感应篇》等(《感应篇》,扬州藏经院有《感应篇汇编》,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佳,有四本)。俾熟读而详审以行之,则人人可以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光...
“阿难!你应当知道,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其智慧是深广无量的,可以化导调御各种根机的众生。具足无碍的智慧见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遏止。佛陀于一顿饭的工夫,可以安住百千万亿劫的寿命,甚至还能超过无数无量倍,而眼耳鼻舌身诸根安和喜悦,不会有损伤...
「每日佛语」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这句话出自《金刚经》,其意思比较深奥。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 从佛教经典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修行中的智慧和正觉。如是无碍智,是指净化了通向智慧的通路,如此,修行者可以通过无碍智慧感悟到真实的佛性本质。接着,成就等正觉是指修行者在修行中逐渐提高觉悟...
《转法轮论》上说: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第一义谛,就是如如不动的理性,正觉就是如如不动的真实智慧,智慧与理性结合,叫做如来,这是按照报身佛解释的。 《成实论》上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从法身上生出变化身,应众生的机缘,来此世界应现成佛,这是按照化身佛解释的。
发无上正等正觉之人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但是还不要生法相。为什么呢?因为执着佛所说的住心无住、降心离相、无法发心之法,又是执药成病了,又是执着了。所以只有不生法相,知才是真知,见才是真见,信解才是真信解,这样才能与般若真智相应,必定能够证得实相般若。
【佛经】佛说:“有五受阴,谓色受阴,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生)厌、离欲、灭(尽),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杂3》)这段经文...
正觉 (一)梵语samyak-sam!bodhi,巴利语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
佛教有云: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净心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地步,才是达到了大智慧,才能修得清净心,人生也就没有了烦恼。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可以重新拆解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正觉者说的是阿罗汉,也就是普通的僧侣,居士,他们刚刚接触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