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观就是如其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看到好坏、美丑二个方面,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个人标准;没有框框。 反馈 收藏
四如实观,佛教的一种说法。大乘行人在三贤和十圣之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进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能得四如实智。行者对四寻思寻求思察,以此推求之观为因,而生即可决定之智,不惟了知所取所缘之四寻思中的名等四法,是自心所变,假有实无,且也了知能取能缘的名等四法,亦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我们如实观照的目的是”照见五蕴皆空“,而不是像世间法一样,时时刻刻处在拣择当中,把观照当成了一种工具。只有如实地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真的度一切苦厄。时时观照就是时时觉悟,觉悟就在当下,不在遥远的未来。不管是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唯...
如实观照,也称为如实观察,是佛教术语,源自巴利语“Yathābhūta?ā?adassana”,意为“如其所是的知识和看见”。这是指以无分别、无染着、无主观偏见的智慧,直接洞察一切事物的真实本质。在佛教修行中,如实观照是一种观智,修行者通过这种观智可以认识到所有现象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从而超越世俗的烦恼和束缚,...
真如实观略解 佛法和其他宗教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实修。幸运的是,三藏十二部中,开示的法门实在太多,禅净律密都有各自的下手处。但是看到如今佛教的发展,几乎都是随便拜拜,多半退化为迷信活动。要说做这些活动有没有福报,有,但是是不是究竟,那必须不是,否则佛陀也不要说那么多了。本文归纳了一下在《占察善恶业...
禅语:如实观照,见性成佛。🌿 智慧解析: 如实观照,是佛教中的重要修行方法,意为以无分别、无染着、无主观偏见的智慧,直接洞察一切事物的真实本质。这一修行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境界转变。 如实观照的第一个境界,是初步的观察与认知。在这一阶段,修行者开始学会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执着,以冷静、清晰、敏锐的智慧...
《瑜伽经》中的美学名词——如实观照身心 什么是观照 “如实观照身心”,从这个字面意思上先理解一下,什么叫观照?观照也叫静观,它本身是一个美学名词,它指的是一个人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的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古希腊的时代,柏拉图就已经使用过观照这个词。他认为审美...
🤔 人生,到底有何意义?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唯心实观和真如实观这两大哲学观念。🌬️ 真如实观,如你已知,这个世界是虚妄的,一切都是自业所为。在这种观念下,我们可以如实修行,不被自己的意志所左右。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对此也有独特的解释。🌞 在天为阳,在地为阴。阳气上扬,阴气下沉。阳为相,阴为物。那么...
百度试题 题目“如实观”怎么观?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就是看到事物的两面,看到味,也看到患,这样才能做到不贪爱、不抓取、不迎不拒,从而 反馈 收藏
在一心安住观察的时候,就是清清楚楚地如实知“受想觉”的起、住、灭的过程。所以“观”并不是在那边观察,不要让它心动,在那边安住,一念不起,不是这样子。注意听!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是活动的,它一定会有作用的,我们还没有进入三昧以前,一定会有作用——不离受、想、觉,一定会有这样的作用。但是,这个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