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华南奥陶纪碳同位素地层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晚奥陶世若干个显著碳同位素事件,缺乏贯穿整个奥陶纪的连续的碳同位素变化分析,未能建立华南地区可依据的碳同位素地层框架标准;另一方面,其在详细地层框架下,可对华南扬子台地碳同位素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也可为探究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环境背景变化提供信息。近期,中国...
新华社南京1月6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6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我国云南永善县发现一个连续完整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这段地层完整保留了首次生物大灭绝期间的化石沉积物记录,研究人员对其中保存的化石进行研究,并对岩层进行精确定年...
奥陶系是指奥陶纪形成的地层,开始于距今约485.4百万年前,结束于距今约443.7百万年前。奥陶纪一般分为3个世,即早奥陶世、中奥陶世和晚奥陶世。国际奥陶系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共七个阶。中国的奥陶系也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共七个阶。下奥陶统包括特马豆克阶和弗洛阶,中奥陶统包括大坪阶...
3. 中奥陶统以皖南、浙西、鄂西、赣南为典型,包括胡乐阶和江阶。4. 上奥陶统以赣南、桂湘为典型,包括石口阶和五峰阶。5. 奥陶系的岩性主要以碎屑沉积为主,间杂有火山岩系。这些岩层厚度大,经历了变质作用,其动物群落属于东南型。6. 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奥陶系主要由灰岩组成。在不同的地区...
在北方地台区,奥陶系主要为碳酸盐沉积,由上至下包含中奥陶统的八陡组、阁庄组,下奥陶统的马家沟组、亮甲山组和冶里组,以及上奥陶统在地台西缘的少量出现。中国西南地台区,如湖北三峡,研究详尽,地层划分如上奥陶统五峰组、临湘组,中奥陶统宝塔组、庙坡组等,下奥陶统则有多个组别。中国...
奥陶系(O) 华北区奥陶纪是继寒武纪之后又一次大海浸时期,此时北侧在寒武纪存在的内蒙古陆被海水淹没。 下奥陶统(O1) 冶里组(O1Y)由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及竹叶状灰岩和黄绿色页岩组成,与下覆(凤山组:寒武纪)整合接触,产树形笔石及三叶虫,腕足类化石,组厚约160米。 亮甲山组(O1I),含隧石油结核或条带状灰岩...
6月23日,全球寒武—奥陶系界线标准辅助界线层型吉林白山小洋桥剖面保护暨中国区域地层标准建立学术交流会议在白山市江源区召开。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齐聚江源,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并为小洋桥剖面SABS标志碑揭碑。参加此次中国区域地层标准建立学术交流会议的专家学者,国际上有美国普渡大学地球、大气层、行星科学教授,国际...
奥陶系地层的主要特点可以从岩性、古生物化石和地层序列等方面进行描述。 1. 岩性特点: 奥陶系地层主要由沉积岩组成,包括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等。其中,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其主要由碳酸钙矿物组成。奥陶系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常常是重要的油气和水源地。 2. 古生物化石: 奥陶系地层中保存了丰富的古生物化...
在王家湾一带该段地层自下而上包括五峰组、观音桥层和龙马溪组。在王家湾南剖面东南80m处为王家湾小河边剖面,该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件地层受风化作用影响很小,是进行化学地层学研究的理想剖面王家湾北剖面和王家湾南剖面的地层风化作用较剧,黑色页岩呈深棕色,与黑色炭质薄膜的笔石标本形成强烈反差,因此,更利于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