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的惨败使法国失去了对越南的控制,迫使法国政府在国际压力下进行谈判。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召开,标志着越南的分裂和冷战格局的形成。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奠边府战役成为法国殖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全球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影响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激励了全球范围内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尤其是...
这种稳扎稳打、集中一点、渐次推进的战法,后来被形象地比喻为“剥竹笋”。奠边府战役后来的进程表明,这一战役方针的确立,非常及时。它既避免了越军盲目攻坚可能造成的巨大伤亡,同时也是致法军于死地的关键一招。韦国清于越军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功莫大焉!韦国清向武元甲建议,鉴于目前越军在奠边府实施总攻的条件...
法军每天使用200架次的飞机,将约300吨物资空运到奠边府。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也没有建立过像奠边府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鉴于奠边府战役的重要性,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亲自担任了战役的总指挥,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也亲自带领部分工作人员前往前线,担任前线总顾问。奠边府的敌方工事非常坚固,火力...
奠边府战役领导班子在1954年1月1日确定了,武元甲担任奠边府战役总指挥,黄文泰担任战役参谋长。1月12日,武元甲和中国顾问团团长韦国清等人到了奠边府附近的“巡教”,在这里召开了重要的战前会议。会议上,黄文泰阐述了“挖心方案”的操作和要点,现场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大家都认为,此事需要速战速决,不能拖延...
法军伤亡50多人,终于夺占了奠边府。法国的意图是在越西北打入一个楔子,控制进入老挝的通道。纳瓦尔见首战成功,不由大喜,急令以卡斯特里准将为指挥官组成特别部队,迅速向奠边府空投增援。在十几天内,法军陆续向奠边府空投了1万多部队,同时投下了许多榴弹炮、迫击炮、坦克等技术兵器及大量的弹药、粮食、医药...
事后证明,正是韦国清在关键时刻,对于武元甲要求改变之前作战方案的想法,不仅没有半点脾气;还反过来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鼓励;为避免部队遭受重大损失,为后来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3年,越军作战局原副局长陈文光上校回忆此事时,不无感慨:“武元甲将军在改变奠边府战役决心的问题上,他的贡献至...
奠边府战役历时55天,从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在这场战役中,越军共歼灭法军1.6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俘虏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这场战役对法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特别是外籍兵团全军覆没,法军的士气跌落到了极点。当奠边府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本土时,法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5 月 7 日,越南人民军对法军核心阵地发起总攻。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越南人民军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法军阵地。法军虽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但已无力回天。最终,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里准将被迫投降,奠边府战役以越南人民军的全面胜利告终。军事历史学家霍华德・辛顿在《印度支那战争的终结》中评价:“奠边府...
3月26日,最后一架飞机从奠边府机场起飞。从此之后,法军无法将伤员撤出包围圈,物资补给也只能通过空投的方式来实现。为了躲避炮火,法军指挥官被迫转入地下隐蔽所。执行空投任务的法军运输机必须面对越军的防空炮火,奠边府战役中有十多架运输机被击落。为了避免被高射炮击中,飞行员不得不在夜间进行空投任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