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奚啸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师承言菊朋,后“四大须生”之一,京剧老生流派“奚派”创始人。其孙为著名武生演员奚中路。 回复时间排序 c +关注 我要吃烤肘 2月6日 17:31 最后评论 来自奚啸伯超话 奚啸伯超话焚绵山 û收藏 5 4 ñ30 c +关注 风吹草花香123 2024-...
奚啸伯(1910年12月11日—1977年12月10日),原名奚承桓,出生于北京,京剧演员,工老生。1917年,奚啸伯开始念私塾,因自幼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经常偷学京剧。1921年,拜言菊朋为师学习京剧。1924年,考入崇实中学。1927年,在张学良副司令行营中做录士工作。1929年,正式“下海”,成为专业演员。1933年,与尚小云...
奚啸伯的儿子奚延宏,1934年生,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曾任石家庄京剧团业务室主任、副团长、团长,2003年去世。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是一位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 奚延宏曾与戏曲评论家马健鹰合作20多年,共同出版了书籍《奚啸伯艺术生涯》、《奚啸伯》。 奚延宏的夫人杨玉娟,天津市人,原名左秀珍,是一名京剧青衣...
奚啸伯(1910年12月11日—1977年12月10日),原名奚承桓,生于北京,是京剧界的一位杰出老生演员。他祖姓喜塔腊氏,属于满洲正白旗。尽管出身于显赫的贵族家庭,但到他父亲那一辈,家道已经中落。他的祖父裕德曾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来入阁拜相,但不幸的是,在他即将成为“崇文监督”时去世,导致家道衰败。👨...
奚啸伯演出的许多优秀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都是非常成功的。留在群众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群众把这种风格称作了“奚派”艺术的特色。同时,在艺术理论上他也很有建树。 奚啸伯的艺术,概括起来说,有一大基础——谭派;两大流源——言派、余派;此外还参考了时、王、高、...
《范进中举》是奚啸伯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经典剧目,展现了一个被科举制度摧残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戏中的第二场【二黄碰板】“秋风落叶”一段,奚啸伯巧妙运用唱、念、做等表演技巧,深刻揭示了范进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从“秋风落叶飘不定”的凄凉景象,到“我要走,走不成,囊中无有三两银”的凄凉苦闷,再...
奚啸伯专辑 主播:收拾起大地山河播放:1.3万次最近更新:2025-03-04 节目列表 正序|倒序 108 范进中举-1962年中国唱片 209 白帝城-1962年中国唱片 310 将相和-1962年中国唱片 411 空城计-1962年中国唱片 503 打鼓骂曹-1939年国乐 604 上天台-1939年国乐...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1910-1977), 满族,北京大兴县人。自由喜好京剧,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奚啸伯在其父熏陶下,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艺术,并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曾跟着唱片学会了《卖马》、《战太平》、《探母》、《洪羊洞》等戏的唱段,并立志...
奚啸伯,生于1900年,卒于1977年,字承植,乳名小白,谐其音,艺名为啸伯,北京大兴县人,满族,祖及父皆为清代官吏,自幼喜欢京剧,与言菊朋素有往来,于1921年拜言为师,勤奋用功,艺事大进。1929年正式下海,曾与杨小楼、尚小云、梅兰芳等合作,1937年挂头牌演出,声誉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