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章、议、奏、疏是古代中国臣子向皇帝进言的四种文体的总称。 表章是一种奏疏文体,也称“表”。这种文体起源于汉代,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请求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表章中,臣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或请求,并陈述理由,以说服皇帝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请求。 议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奏疏文体,主要用于议论国家大事或社会...
-, 视频播放量 293、弹幕量 0、点赞数 5、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7、转发人数 3, 视频作者 爱语文学语文,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难记易错文言词汇008审,高考难记易错文言词汇003陵,难记易错词024抑,难记易错文言词023著,难记易错文言词汇之013谴,难记易错文言词汇之00
【题目】奏议是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等。疏是分条陈述自己的意见,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结果一 题目 奏议是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的统称。它包括奏、议、...
12.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章」是用来的;「奏」是用来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疏」也是臣下向皇帝或有所劝谏的...
到了汉朝,在秦朝“奏”的基础上增添了“章、表、议、疏”四类。章主要表达臣工对帝王赏赐的谢恩,奏为臣工用来弹劾其他人,表通常用来陈情,议则是臣工用来表达自己的异议。《文心雕龙》中对奏章奏议是这样表述的:“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知,在汉朝时期,帝王对上呈公文做出分类并细化,...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2)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用奏疏文体,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其功用兼有表、奏两种文体,既可以陈政言事,又可以用于让爵谢恩。隋、唐、宋时期一般常用表和状两种形式。状,用于奏疏,又称呈状,主要用来大臣向皇帝说明情况、反映问题,有“奏状”、“申状”、“呈状”等。宋代常用奏疏文体增加札子,是...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奏议分为奏、议、疏、表和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对策 反馈 收藏
“疏”“章”“奏”“议”“表”“说”均属古代文件、是臣下向君王、皇帝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看法的文书。 B.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这四位对初唐诗歌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诗人。 C.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也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