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为经外奇穴。该穴以部位命名,穴位均分布在脊柱两旁,每侧有17个穴,故名夹脊穴,是调理人体脏腑功能的要穴。相传为华佗发明,又名华佗夹脊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 主治: 夹脊穴根据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可以治疗不同脏腑的疾病。 ...
中医认为夹脊穴具有调节脏腑、舒经活络的功效,可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 夹脊穴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它能治疗好多疾病,包括各个脏腑的病变以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对人体十分有利。 夹脊穴能调节许多脏腑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心肺病、神经衰弱、一系列的慢性病等。 【夹脊穴主治疾病】 ...
此外,背俞穴内应脏腑,外注背部,是人体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夹脊穴与背俞穴位置毗邻、主治相近,故夹脊穴亦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可作为内脏的体表反应点,联通机体内外之气,发挥内调脏腑之功,外络阴阳之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夹脊穴的解剖层次为:皮肤、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
夹脊穴是中医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等功效和作用。这些穴位位于背部,沿着脊柱两侧分布,是中医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1.调节脏腑功能 夹脊穴与内脏器官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如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问题。
夹脊穴作为经外奇穴,对于辅助治疗肩背痛有显著效果。这些穴位旁通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交通,是脏腑之气疏通出入之所。针对肩胛骨附近疼痛、右侧尤胜的情况,通过按摩夹脊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发现为肩背痛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我们日常的健康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姐妹们可以试试哦~...
不同夹脊穴位于不同脊椎节段,其下解剖结构特征各异,主要分为皮肤层、皮下筋膜、肌肉层、脊神经及其伴随的血管丛。针刺夹脊穴相较于背俞穴更为安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常以夹脊穴取代背俞穴,因为针刺背腧穴深度或角度掌握不好可能导致气胸。夹脊穴与脊神经及交感神经紧密相连。脊神经通过前后根与脊柱相连,共有...
现通常认为华佗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到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有17个穴位,共34个穴位。 夹脊穴作为经外奇穴,由来已久,最早可见于《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此外第1胸椎到第5腰椎的夹脊穴...
夹脊穴位位置图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夹脊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背部,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 夹脊穴的名词解释 “夹”,相对的方向固定不动;“脊”,指脊柱。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就好像将脊柱固定,故名“夹脊”。
夹脊穴的命名源于其位置,从名称即可得知,它位于脊柱两侧的穴位。《足臂十一脉灸经》一书,出土于马王堆,其中记载了“夹脊”一词,书中提到“足泰阳脉……其直者,贯臀,夹脊……其病……腨痛,郄挛,脽痛……诸病此物者,皆灸泰阳脉”,描述了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沿脊柱下行,并且说明了夹脊穴可以治疗...
病情分析:夹脊穴位于人体背部脊柱两侧,属经外奇穴。其具体位置如下: 1.夹脊穴共有34个,分布在胸椎和腰椎的两侧,每侧17个。 2.每一个夹脊穴分别位于每一节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下缘旁开约0.5寸处。 3.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第1个夹脊穴对应第1胸椎棘突下缘,第2个夹脊穴对应第2胸椎棘突下缘,以此类推,直到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