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陪族是指那些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合中,因为过于专注于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而忽视了与身边人交流的人群。“失陪族”这一概念起源于中国互联网,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上广泛传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这也导致了在公共场合中,很多人会不自觉...
另一种失陪族是“无知型”。他们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沉浸在游戏、网购和网络社交中,对家庭的忽视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回家后,他们常常沉默寡言,对家人的关心显得冷漠,这种“回家沉默症”使得家庭关系变得疏离。还有一种“无悔型失陪族”,他们坚信经济贡献是爱家的最好表现,因此过于关注物质上的付出...
"失陪族",是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的群体的统称。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族群,失陪族越来越受到各大媒体及公众的关注。通过调研发现,失陪族这一人群当中,年轻父母占据了大多数。 一项针对中国0-6岁家庭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75%的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孩子,仅有30%的父母每天能陪伴孩子2——4小时;孩子每天做的最多的事...
在伴侣关系中,失陪现象同样存在。令人震惊的是,有74.4%的人群平均每天陪伴伴侣的时间不足一小时,相比之下,他们平均每天花在伴侣身上的时间仅为1.13小时。这表明,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对亲密关系的投入可能并不如想象中多。这些数据揭示了失陪族现象的严重性,提醒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与亲人的陪伴,无...
“失陪族”父母还有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误区,那就是没有把宝宝视为独立的个体,没有意识到宝宝有着不同于成人的需求,想当然地把自己视为重要的东西强加给宝宝,以为这样做就是对宝宝好。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尊重宝宝独立性的表现,自然会“吃力不讨好”。这种“想当然”的思维若波及跟宝宝互动的其他方面,将对亲子之间有效...
失陪族是指很少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的都市人群。今年,著名的网络营销策划公司口碑互动(IWOM)为红星美凯龙爱家日策划了“失陪族”话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情感共鸣,“失陪族”一词由此流行开来。
失陪族是指那些很少给予家人时间和关爱的一群人。你很少主动和父母打电话吗?你工作回家后经常不想说话吗?你每周和老婆做爱低于3次吗?如果你符合其中3条以上,那么你就是典型失陪族。想想从呱呱坠地到最终逝去,你的时间都给了谁?普遍属于“忙碌奔波型”的现代人,可能很成功,却从来不幸福。
都市中,“我很忙”成了“失陪族”的口头禅,但在百忙之中也不妨自问一下:我把孤独留给了谁? 法国微电影《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在网络流传已久。在这部作品中,59。5%的人对父母的印象停留在从前,仅有不足28。5%的都市白领过生日时会跟父母一起庆祝。“嗯嗯”、“好好”、“知道了”,成为最常...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新兴的群体——失陪族,因其较少时间陪伴家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词汇源于红星美凯龙2012年爱家日特别推出的《不在场证明》人文视频报告,该报告通过主人公的故事,通过罗嘉良主演的微电影《时间门》进一步引发讨论。在快节奏生活中,无论是忙碌的父母、还是每天忙碌的伴侣和子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