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随着生育水平的逐年下降和生育进度的不断推迟,未来独生子女死亡的风险将逐渐增大,这意味着死亡独生子女的母亲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失独,无疑是人生中最为痛苦的经历之一。当灾难降临,心中的痛楚难以言表,许多母亲会感叹命运的不公,自责自己的无能。失去了独生子女,也意味着她们必须独立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中国,失独家庭的扶助金政策各不相同,具体数额和发放方式根据地区而定。北京市约有3900余个失独家庭,自2008年起,失独父母每月可领取200元的补贴,直至亡故。此外,符合条件的独生女子亡故后,女方年满55周岁,男方年满60周岁,还可一次性领取5000至10000元不等的补贴。在上海,符合条件的失独者扶助金...
除此以外,父亲节、母亲节这样相关的日子也同样让失独父母们心伤。一位失独母亲觉得“母亲”这个称谓再也不属于自己,在母亲节,她只感受到了更大的悲伤。3年、5年、10年,这是失独者给自己总结出来的时间规律。3年之内一个坎儿,最难,徘徊在生死边缘;从伤痛中走出来,面对现实,需要5年;而到了10年,随着...
创办者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是云南省首个为“失独者”建立的慈善爱心事业和社会保障救助组织,而这一组织的成立,让原本隐匿在制度背后的“失独人群”,进入了云南本地公众的视野,他们失去孩子的痛苦和心理创伤也从以前的不可言说走到了台前。
在尚善公益基金会的鼓励下,失独者们自发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自己策划、组织各类活动。老人们从自助互助中,重新找到自我价值。毛爱珍心里很明白,失去独生子女的伤口是一辈子不可能愈合的,但是生命价值可以重建,失独者的抱团取暖,是在尝试将对孩子的不舍转化成和同命人相互搀扶、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可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随着美丽生命的过早凋谢,这些父母开始沉浸悲痛无法自拔。他们被称作——失独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与影为伴……是失独老人的生活写照。我们发现,缺乏心灵寄托,长期哀痛身患疾病、因病致贫,让不少“失独老人”面临困境。本周,清水慈善志愿者...
失独者群体的成员通常是年龄较大的父母,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在生育上面临的挑战更多。他们多数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家庭经济状况相对稳定,生活中的重心也倾向于子女。因此,一旦失去子女,他们会感到巨大的失落和无助。 失独者群体的心理困境十分复杂。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责和内疚,觉得自己是造成子女离世的原因。他们会...
清水慈善希望通过逐一走访、陪伴、疏导,让失独者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老有所依——让失独者晚年有所依靠,摆脱恐惧不安的阴影; 老有所养——提升失独者的生活质量,让生命更有尊严; 老有所乐——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有所寄托,享受幸福多彩生活! 腾讯公益 中年失独,风烛残年,谁来照顾 ...
失独者是指那些因疾病、意外或自杀等原因而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成员,且这些失独者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很难再生育或收养其他孩子。在中国,失独者群体是一个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旦这个孩子因故去世,其父母往往会陷入极度的悲痛和无助之中。他们不仅...
申请家庭特别扶助的具体流程包括:首先,失独者需要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网站、社区服务中心或者直接联系民政部门获取相关信息。其次,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等。然后,到当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并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最后,等待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失独家庭将获得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