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历 [ tài yīn l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tài yīn lì ] 阴历。一种历法,其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太阴历和太阳历 太阴历是谁发明的 中国太阳历的来历 ...
太阴历,也被称为阴历或旧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与阳历(公历、新历)相对。它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为基准来制定月份的,一个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天。太阴历的主要特点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周期来划分时间,每月的初一为新月,十五为满月。由于太阴历的一年只有354或355天,比太阳历的一年短约10天左右,所以为了调...
在太阴历中,闰月是指为了调整太阴历与太阳历的对应关系而插入的一个额外月份。太阴历的一个年份中通常会有12个月,但由于月亮的运行周期并不是整数天,导致太阴历的一年只有354或355天,比太阳历的一年短约10天左右。为了保持太阴历与太阳历的同步,就需要在某些年份中插入一个闰月,使得太阴历的一年变为383或38...
太阴历(阴历)也叫月亮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基本符合。 朔望月的长度是29日12小时44分2.8秒,即29.530587日,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由...
太阳历和太阴历是两种不同的时间计算方式,区别主要在于制定依据和实际应用。太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制定,太阴历则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制定。两种历法在月份安排、年份长度、季节对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太阳历的月份划分与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天数固定或略有调整。比如目前国际通用...
太阴历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公元前20-18世纪,古巴比伦创建了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周期计算的太阴历,与中国夏朝所使用的阴历一样,每隔2-3年置一闰月。古巴比伦人还制定了历法,根据月亮的盈亏,把一个月定位29日或者30日。太阴历一般指阴历,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
太阴历即阴历,是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以下是关于太阴历的详细解释:定义:太阴历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定月依据:月球运动规律: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称为白道,白道与黄道斜交。恒星月与朔望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
太阴历的由来 最早的历法是太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这种历法最早由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制定,后来被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等文明继承和发展。太阴历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但缺点是不能与季节相吻合,因为一年有365.24天,而12个月只有354天,所以...
太阴历在古埃及主要用于确定宗教日期,不管太阳历还是太阴历一天都被划分为24个小时,每个重点变化都以一个星座或一个恒星的出现为标志。古埃及人把昼和夜各分成12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日出到日落,日落到日出的时间为1/12。 古埃及确定白天12个小时的方法比较多,如观察太阳的方位角即看太阳照射直立棍子的投影有不同,...
百度试题 题目通过观测天象,发明了太阴历的是? 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代中国人D.古巴比伦人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古巴比伦人通过观测天象,发明了太阴历,它是一种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