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
太白穴,经穴名,属足太阴脾经,是脾经的原穴,也是输穴。该穴位具有多种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末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是脾经的原穴,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二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它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善于治疗脾胃病,具有健脾...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太白穴的作用在于健脾和胃、祛湿利水、益气养血、调理月经、缓解疼痛等。具体如下: 1、健脾和胃:可有效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通过刺激太白穴,能增强脾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能力,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紊乱。 2、祛湿利水...
太白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俞穴,五行属土,足太阴原穴。别名:大白穴。 位置 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作用 1、缓解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肠炎,痔疮、痢疾等; 2、缓解治疗体重节痛、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补脾大穴:太白穴,人体的补中益气丸】 【补脾大穴:太白穴,人体的补中益气丸】中医按摩手法用好了是一门神奇的技能,完全可以调理“未病”。这绝对是一门应该掌握的自我防病的技术。脾虚,要按摩的一个重要穴位就是太白穴,分布在双脚上,如图所示,位置在此处的凹陷处。如果你发现自己面色发黄,鼻头发痒暗淡, 医学...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脚内侧,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处。太白穴准确找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坐位,将脚放在平面上,用手指沿着脚内侧向上滑动,当手指滑到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时,就可以找到太白穴。 躺下,将脚放在床上,用手电筒照射脚内侧,当照射到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时,就可以找到太...
太白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瘦大腿、治疗便秘、腹胀、胃痛、脚气、消化不良、呕吐腰痛等作用。太白穴的位置: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太白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太白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太白穴的位置】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具有调节脾胃、缓解疼痛、促进消化、改善睡眠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和作用。 1.调节脾胃:太白穴是脾经的重要穴位,通过按摩或针灸此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2.缓解疼痛:太白穴对于缓解足部和踝关节的疼痛有较好的效果,经常按摩可以减轻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引起的不适。
太白穴 Tài bái(SP3)〖穴位取穴法〗 位於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主治疾病〗 胃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痔漏,腳氣,體重節痛,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