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是汹涌奔流的赤水河,山上是沉淀历史的翘角楼阁,这里就是太平古镇,也是红军当年二渡和四渡赤水赤水的重要渡口。太平古镇属于四川省古蔺县,这里隔赤水河与贵州相望,是个名副其实的交界之地。战国至先秦时期,太平古镇这里就有先民活动,后来这里属于夜郎国,人们将太平镇叫“落洪口”。在很长一段历史长河中,...
1935年,红军在川、黔、滇三省交界处,四次横渡赤水河,在此期间不断创造战机,牢牢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多次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了长征历史上经典的战役。而其中“四渡赤水”战役中的第二次和第四次横渡赤水,都与一个渡口有关,那就是位于四川泸州古蔺县的太平渡口。太平渡口位于古蔺县太平古镇,80多...
据《重庆市南岸区交通志》,南岸区最早的渡口是宋代就有的黄葛渡,太平渡起于何时不知,但1891年,重庆海关正式开关,规定“凡洋商雇佣华轮及自备船之起卸货物界定限暂定朝天门对岸狮子山上自太平渡起,下至弹子石止”。由此推测,太平渡不晚于清光绪十七年建成。 江边题刻见证太平渡的繁荣 太平渡石刻旁的题刻 如今,...
太平渡口,坐落在古蔺县,80多年来,它守望着赤水河畔,见证了红军两次横渡赤水的壮举。这座小镇仿佛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它静静地聆听着历史的呼唤,回忆起红军的英勇时刻。太平古镇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川南小镇,更是红色遗迹的承载者。沿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随处可见红军曾经驻足的痕迹,这里是中央红军总司令部旧址,是...
📍 太平渡口,位于四川省蔺县太平古镇附近,是红军四渡赤水的一渡之地。这里至今仍保留着红军工作的场所,生活着当地的百姓,是一个充满原生态风情的地方。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绝对值得一游。📜 历史背景:1935年,中央红军在2月18日、19日和3月21日至23日,分别第二次和第四次从这里渡过赤水河。当年红军搭浮...
太平渡渡口纪念碑整体呈三角形结构,基角高1.9米,分3节,每节50公分,碑高12米,碑顶旗长2.6米。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是1935/12/26,寓意是取得四渡赤水胜利的1935年。为了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及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了讴歌四渡赤水、太平阻击战的伟大胜利,1977年,在此渡口处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 二渡四渡渡口“太平渡” 赤水河中游,四川省古藺县太平渡口,与贵州省隔河相望,为界河。 1935年,红军进入遵义,之后北进,战损严重,面临的敌情严峻。蒋调兵遣将,纠集反动武装几十万人,从四面八 - 政前方于20230424发布在抖音,已经
1972年,机械动力船的出现,结束了太平渡口拉船喊号子的时代。后来,胡敬华学过木匠、修过汽车,先后在太平镇修建社、太平渡口综合社、太平镇煤炭市场管理等单位上工作。 1981年,胡敬华三兄弟积攒了一些路费,带着父亲胡道财的遗愿回到江西宁都县黄陂镇寻找亲人。原来,父亲踏上长征路以后家里就再也没有他的音信,50...
16.太平渡渡口景点照片 太平渡渡口介绍:老鹰石渡口是四渡赤水的渡口之一,为了讴歌四渡赤水、太平阻击战的伟大胜利,1977年在此处修建太平渡渡口纪念碑,碑上“太平渡渡口”五个大字是由原四川省博物馆馆长何世珍亲手所题。 景区简介: 四川太平古镇是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也是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享有“小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