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是元代散曲作家奥敦周卿创作的散曲。此曲着力描绘杭州西湖春暖花开时的美丽风光,既描写了秀丽怡人的自然景观,也表现了人寿年丰的欢乐气氛。全曲风格平淡清秀,语言流畅,运用古诗句入曲了无痕迹,很自然;在语言雅俗与浓淡的处理上,也很妥帖。作品原文 【仙吕】太常引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
他还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一年初夏,天气晴好,曾几又有了出游的兴致,便出发来到三衢山。02字词释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太常引:词牌名。建康:今江苏南京。吕叔潜:名大虬(qiú),字叔潜,辛弃疾的朋友,生平不详。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望见一轮秋影转金...
答案解析: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挫折,壮志难酬。在《太常引》中,“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一句,既展现了他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豪迈情怀,又寓含了他渴望亲临前线、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这里的“乘风”象征着借助外力或时机,“长空万里”则描绘了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可能,“直下看山河”则...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8 2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纳兰性德1 3太常引·客中闻歌项鸿祚3 4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辛弃疾1 5太常引龚自珍1 6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元好问1 7太常引·东园歌管日相娱元好问1 8太常引元好问1 9太常引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阳关去酒元好问1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词风。作品原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花铃:即护花铃。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白话译文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
太常引清 纳兰性德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著名诗人。若说自唐宋以后,在诗词作品上还有能立一标竿的人,纳兰可作之一。关于纳兰性德,有一个凄美传说:纳兰与族内一表妹情投意合,...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等。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以辛弃疾《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为正体。 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 【宋代】 辛弃疾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却弹作、清商恨多。
无奈玉纤... 太常引 论公耆德旧宗英。吴季子、百馀龄。奉使... 本文作者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