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
太原早秋原文及翻译原文 唐代诗人李白的《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翻译 首联描绘光阴逝去,花草凋零,夏季结束。颔联写秋霜早降,黄河以北秋意浓。颈联对比梦境中的边城月和心中的故乡楼,...
太原早秋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
**《太原早秋》翻译及赏析** 原文: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一、译文随着岁月的流逝,花草树木都已凋零;此刻时节已到大火星西行离天最近的七月流火之时。秋霜早早地降于塞北,黄河的波涛映照出云朵呈现秋色。我的梦魂萦绕着那远隔关山...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①。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 “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众芳歇”是说光阴逝...
三晋故地,太原早秋 唐玄宗开元年间,李白应友人之邀来到太原,意欲求得出仕的机会,然而蹉跎半载,辗转三晋,最终还是未能获得实现抱负的机会。眼看着到了秋天,他便产生了思归之意,于是写下了这首思乡诗中的名作——《太原早秋》。 太原早秋 〔唐〕李白
《太原早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作品原文 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