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之官。唐代为九寺之一。明掌牧马之政令,属兵部,并于滁州设立南京太仆寺。清代因之,皇帝出巡,扈从车马杂物皆为总管。其中,置卿、少卿、员外郎等官职。20世纪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词语解释 【释义】:官名,始置于春秋。秦、汉...
南京太仆寺的机构设置分五级,主官太仆寺卿、副官少卿、寺丞、主簿、监正。太仆寺卿位列九卿,为从三品,掌牧马之致令,岁给禄俸三百一十二石,职位一人;少卿,正四品,佐寺事、督马匹,岁给禄俸二百八十八石,职位二人;寺丞,正六品,理孳牧、寄牧马匹,岁给禄体一百二十石,职位二人;主簿,从七品,负责"勾省文移",...
"张祥林说,南京太仆寺是滁州历史上唯一设立的中央级政府部门,提升了滁州政治地位;太仆寺设立强化了滁州在官僚体系中的链接,全国层面政治文化信息能够较快传递到滁州;太仆寺官员频繁变动,加速官僚之间交往和互动,使之成为宦聚交游逗留之所,开阔了滁州官绅政社交际的空间。《南滁会景编》诗文名录统计,明朝来滁进...
南京太仆寺景区位于滁州市市区,西涧路与天长西路交汇处。南京太仆寺是明朝的一个中央机构,与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同为国家职能机构。太仆寺是兵部的下属机构,主要负责战马、皇家车马、驿站等马匹管理的马政机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前,此处只叫太仆寺,迁都后,为有别于北京的太仆寺,此处便更名为南京太仆...
目前的南京太仆寺是根据原图在滁州复建的,总建筑群面积达4500平方米,为多进、多重回字形院落,景区通过文字、图表、出土文物、绘画等形式,向游客展示了从周朝至明初的马政制度历史沿革变迁。景区还利用AI技术复原了明朝三品官员的办公场景,再现600里加急快报呈送太仆寺卿的场景。马政,始于商、兴于汉、成于唐、盛...
太仆寺所辖的牧厂包括直隶口北地区的左、右两翼牧厂和盛京的大凌河牧厂。清季太仆寺设于顺治元年,至雍正三年建成本寺专属衙门,设太仆寺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员外郎八人。至乾隆六年时,分为左、右二司,左司管理巡幸及分拨牵领马驼等事,嘉庆六年以前,口外两翼马厂均齐、赏罚则归右司承办...
太仆寺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是九卿之一,负责管理皇家车马事务。到了南朝梁时期,太仆寺的官署正式更名为太仆寺。唐代时,太仆寺曾改名为司驭寺和司仆寺,其下设有乘黄、典厩、典牧和车府四署,负责管理皇家车马和畜牧业。 乘黄署 🚗 乘黄署负责天子车辂的管理和训练。根据规定,天子车乘有五种,称为“五辂”(辂即车...
太仆寺旗,“太仆”一词,官名,为九卿之一,始置于西周周穆王时期,秦汉沿袭,北齐始称太仆寺卿,掌管皇帝的御马和全国马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将太仆寺左翼牧群,划属新设置的察哈尔盟,仍隶察哈尔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太仆寺左翼牧场改称太仆寺左旗;1956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昌县建制,...
太仆寺是明代设立的管理全国马政的机构。作为一个中央机构,它为何不在首都南京而在直隶州滁州呢?云南师范大学刘利平教授告诉记者,这有三个方面原因:从政治上说,朱元璋起兵后,滁州是他独立自主攻下的第一座城池,此后这里一直是他的重要根据地,可以说滁州是他的龙飞之地。从历史上说,早在宋元时期,滁州这一带...
"太仆寺"一名由来已久,太仆是官名,始置于春秋,历朝沿袭。寺,衙门之意。太仆寺就是掌管皇家御马和朝廷马政的机构。早在春秋时就有掌管皇室御马和马政的"太仆"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北齐太仆寺长官始称"太仆寺卿"。顺治元年(1644)设掌管牧马事务的机关(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