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 吕洞宾 第01章 天心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以… 亲爱的NPC 道德经解道与圣人 “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这句话,其实并不是推背图原创的,也不是袁天罡和李淳...
《太乙金华宗旨》 吕洞宾 第01章 天心 【原文】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 【译文】 吕祖说:自然,就是道。道没有名义,没有形象;仅仅是一个性和一个元神而已。性命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寄托在天光上,天光也是看不...
《太乙金华宗旨》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书,教人清心寡欲,做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为明清吕祖所作。 《太乙金华宗旨》 吕洞宾 第01章 天心 【原文】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 【译文】 吕祖说:自然,就是道。道没有...
从未接触过如此修行方法的卫礼贤深受震撼。他开始每日静修,并深入研究《太乙金华宗旨》。这本书不仅探讨了修行方法,还揭示了元神和识神的关系:人之先天元神藏于天心,而后天识神则分散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老道教他, “识神太强,元神便被遮蔽。回光,就是让识神安静下来,把元神重新唤回本位。” 卫...
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黄庭...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唐.吕洞宾 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眞之外更无眞。 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 起来旋点黄金买,不使人间作业钱。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眞。 莫道幽人一事一,闲中尽有靜工夫。
吕洞宾:吉聚凶散,大道圆圆,福祸相依,聚散皆缘,善了善缘,当下放下,何必有区别心呢? 姜子:你是说,世人以聚为吉,以散为凶,但其实,散未必不是好事,有散才有血液循环,有散才有开枝散叶,有散才能生存、发展,一切无非是循环往复的体验罢了。 吕洞宾:命由己造,因缘际会,自作自受,终得果报。从因会缘到结果,...
吕洞宾祖师《太乙金华宗旨·回光调息》凡坐需要静心纯炁,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气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然心用在息上,又善要会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耳。此句有微义,何谓照?
而《太乙金华宗旨》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强调在心灵上听任事情发生,不要干预、帮助、纠正或否定。吕洞宾在书中提到:“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过。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着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