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寺,位于河南开封。五代周太祖建,初名国相寺,又称白云寺。寺有塔,六面九级,宏伟庄严,通称繁塔,故俗称繁塔寺。天清寺,明末毁于水患,仅存一殿一塔,塔复折断,仅余三级。清乾隆中(1736~1795),重修之,前临惠济河,后依古吹台,碧水绿杨,景物佳美。民国十七年(1928),冯玉祥毁像驱僧,改为...
天清寺的建造日期恰好在后周世宗柴荣的生辰“天清节”这一天,因此得名天清寺。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将后周末代皇帝周恭帝赶出皇宫后,小皇帝曾在这里避难居住了一段时间。天清寺的繁塔流传着朱元璋“铲王气”的传说,是北宋皇家寺院辉煌的见证,也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北宋建筑之一。如果你对北宋历史感兴趣,...
历史地名> 天清寺 在北宋东京城宣化门外繁台前,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建于五代周显德二年(955)。落成之日,恰逢世宗柴荣诞辰天清节,遂以为名。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此后,柴荣之子、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迁出皇宫,即居住在天清寺内。为北宋京都名寺。寺内有砖塔,原名兴慈塔,一名天清寺塔。
天清寺历史词典解释 在北宋东京城宣化门外繁台前,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建于五代周显德二年(955)。落成之日,恰逢世宗柴荣诞辰天清节,遂以为名。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此后,柴荣之子、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迁出皇宫,即居住在天清寺内。为北宋京都名寺。寺内有砖塔,原名兴慈塔,一名天清寺塔。
在五代后周时期,开封城外东南郊有一处高地,名为“繁台”。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生日那天,他在繁台处创建了一座寺院。由于周世宗的生日被定为“天清节”,这座寺院便被命名为“天清寺”。到了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四月初八,定光佛舍利被送至天清寺。为了供奉这珍贵的佛舍利,寺里的僧众决定建塔。于是,繁...
通许县天清寺:《盛唐..[/color盛唐气象:天清恢拓与天清寺 天清寺位于通许县东南的四所楼镇仲舒岗村。天清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唐 竣工后,唐高宗李治亲题匾额“
天清寺塔,又称兴慈塔,因其矗立于开封东南的繁台之上,故俗称繁塔。这座古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大约在淳化元年(990年)竣工,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天清寺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平面六角形楼阁式结构,原为九级,但在元代时仅存七级,后因多次破坏,仅剩三级。清初时,人们在残塔之顶加筑了七级小塔...
天清寺 摘自:佛学大词典 位于河南开封。五代周太祖建,初名国相寺,又称白云寺。寺有塔,六面九级,宏伟庄严,通称繁塔,故俗称繁塔寺。明末毁于水患,仅存一殿一塔,塔复折断,仅余三级。清乾隆中(1736~1795),重修之,前临惠济河,后依古吹台,碧水绿杨,景物佳美。民国十七年(1928),冯玉祥毁像驱僧,改为农林实验...
北宋年间,天清寺、相国寺、开宝寺和太平兴国寺合称为京都四大名寺。天清寺塔就位于名寺天清寺内,有名兴慈塔,后因其塔建造在繁台上,俗称繁塔。天清寺塔始建于北宋年间,位于开封市东南处,古塔为六边形,建造之初为六边形九层阁楼式砖塔,当时为开封最高的塔,至元代时期由于雷击毁掉两层。明朝时期又人为毁...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天清寺的赞美与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豁达的人生观。在毕仲游的笔下,天清寺不仅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更是他寄托情怀、感悟人生的场所。通过描绘天清寺的雄伟壮观,毕仲游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写作手法:1. 借景抒情:毕仲游借助天清寺的高耸壮观之景,抒发了自己豁达的情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