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门头沟的前夕,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天桥浮村有着一笔重彩,那就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天桥浮阻击战”。1948年1月,北岳军分区独立团和中共宛平县委为配合解放军攻打南口的战役,牵制驻守在门头沟的国民党军队而进行的一场战斗...本文以此纪念门头沟解放75周年!注...
门头沟的天桥浮战役遗址,真的是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这里的碉堡群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南北方向延伸,三义庙和过街楼也连在一起。虽然现在地道的战壕已经难觅踪迹,但这里的地势依然险要,易守难攻。根据《京西军事遗址》的记载,1948年,国民党青年军208师5团的一部分驻守在天桥浮,并修建了碉堡等军事设施。同年腊月初三...
在《京西军事遗址》记载:1948年,国民党208师5团驻守天桥浮,并修建了碉堡等军事设施。同年腊月初三,此处发生大规模战役!最大的一座碉堡,里边能容纳十余人,机枪口遍布其间,走进其中,瞬间降低的温度与黑暗,让人不由得联想起那惨烈的战争场景!追忆历史,更能让人感悟和平之珍贵!穿过碉堡继续前行,蜿蜒起伏的山...
天桥浮村位于京西古道圈门和峰口庵之间,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村中的天桥浮过街楼以其独特的设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石砌门洞,高2米,宽3米,进深5米,洞口上方刻有“天桥浮”三字。这座过街楼实际上是一座桥,连接着三义庙的山门和大殿,因此有了“见桥不走桥,走桥不见桥”的说法。天桥浮...
天桥浮-三义庙 三义庙坐落在龙泉镇天桥浮村,明万历二十年前已建。民间宗教建筑,村西偏北为孟家胡同村,明沈榜著《宛署杂记》有载,是门头沟区以胡同命名的第一村。三义庙 坐落在天桥门洞两侧,与天桥相连。庙宇坐北朝南,正殿、配殿、禅房、山门一应俱全。从寺内残址及遗存的石构件看,寺庙规模宏大。北西南三面环山...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西部边缘的天桥浮村,地理位置独特,东边紧邻三店村,西边则与拉拉湖村相接。这个村落与九龙山防火道保持南北相连,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开阔的乡村画卷。天桥浮村的总面积为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仅为52亩,展现了其以山地为主的地貌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村内的山场面积广阔,...
📸 这次探秘的地点是天桥浮村,这里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军事地堡群。以下是我拍摄的一些照片和发现:🚶♂️ 红色区域显示的是山坳中的原京西古道,两侧山坡顶处设有四个坚固的地堡,形成交叉火力,封锁了古道的进山通道。🏰 在古道上,三义庙西侧有一个军营驻地,配有地道,可以在几分钟内支援各个地堡的兵力,或者...
天桥浮-碉堡 门头沟区圈门西2.2公里山坳深处,天桥浮村解放战争时期留下来的军营、碉堡、地堡群。是最有代表意义御工事要塞,在此建立一南一北圆形炮楼,守隘口,占高地,指挥瞭望、军营安排等,凸显军事战略考虑。一处在东西必经之路穿村古道过街楼北侧山丘高地有两座,一处位于古道对面山丘高点上,遥相呼应,控制了交通要道...
🚶♂️天桥浮村:从过街楼继续前行,不远就是【天桥浮村】了。天桥浮村地处京西古道中段——玉河古道,这里曾是镇守京西大门的要塞。进村后首先去的是【天桥浮三义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供奉着“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义庙旁的过街楼也很有讲究,当地有句古话“见桥不走桥,走桥不见桥”,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