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简单做一下注解 执大象,执:坚守。大象: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大象,大音,大方,在道德经里面,都是用来喻道的。执大象,意即坚守大道。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道德经第14章里面说,视...
01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象,就是天象,就是道,龙之所以为天下放牧,是因为它掌握了天象的规律,虽然大道无形,但龙却能够先一步感知,它是天使,它将春天来临的消息广播出去,天地万物在元气的滋润下茁壮成长。02乐与饵,过格止。龙为天下放牧,它是万乘之王,虽然天下都归其所有,但它来往于天地之...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译文】:守住大道之象,天下人都来归附。都来归附而不互相伤害,就和平安宁。音乐和美食,可吸引路过的客人驻足。用言语来表述大道,则淡而无味。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到,运用它...
| 执大象,天下往。解释:执守了大道(特指大道之德),天下都会来归附。解析:大象者,无象之象也,指的是“道”。大道是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天地万物的,任何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脱离不了大道的控制,谁敢不执守大道呢?所以啊,“执大象”,意思是说,合道而行,执行大道...
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大家对于老子这句“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的内在含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老子这句话大抵是表明了道的两个特色,即以“大象”之包容万物表明“道”之无所不包的特性;而已“安平泰”表明“道”利万物而不害的特性。而在“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这句话的后半段,则...
老子-仁德章(执大象,天下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执大象”中的“大象”,并非指自然界中的大象,而是指大道之象,即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这里的大象,是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在的,它超越了具体的形态和事物,...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执行并重视为落实好的政治措施而树立的典型的人或事,所有的人都归向自己。归向自己并且不会互相妨碍,安定太平通达。愉快地给予对方糕饼,过去在战争中曾经入侵的一方发现此情况终止了继续入侵。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日:“淡呵其无味也,視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 掌握了大道,天下都会来归附,归附了却不会受到伤害,于是就会安宁、平和、通泰。音乐和美食,都能使过往行人止步。而大道如果用言语来表述...
执大象,天下往的意思执大象,天下往的意思 "执大象,天下往"是来自《道德经》的一句话,意思是以大象的力量来引导天下的走向。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宏大的理念,强调了在领导和引导他人时需要以大象般的力量和智慧来承担责任。 这句话可以有多重解读。首先,象征性地说,大象是一种强大而庄重的动物,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一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孙子兵法》中讲,擒贼先擒王,取得天下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执大象”。这里的“大象”可不是瞎子摸象中的那个长着长鼻子大耳朵的大象,而是“道”的指称,代表的就是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