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3月下旬,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主力到达湖北襄阳一带。当时,他麾下的士卒有从西安、河南带来的十三万,但在屡次失败后士气已经十分低迷。此时,大顺军的下一步行动成为决定大顺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李自成认为南明政权在东面尚有黄得功等四镇军队可以运用,多铎率领的清军又存在向江南进攻的可能,因此东下江南并不...
李自成手下的大顺军,其主要成员都来自明朝西北的边军,他们一直是明朝对外防御对内镇压叛乱的主要力量。这支军队比关内的明军战斗力强悍很多。 之所以投靠李自成,是因为当时这支军队领不到军饷。山海关大战,大顺军6万对阵吴三桂部5万,吴三桂依托了山海关的城防工事以逸待劳,结果一天的时间,远道而来的大顺军就打下了北...
由于此战的失败,大顺军20万大军最终只剩下了7000人,而李自成的得力干将刘宗敏也在这场激战中受伤,大顺军的15位大将更是在战场上殒命。山海关大战所带来的惨败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轨迹。其影响深远而广泛,不仅仅是对于大顺军的失败,更是对整个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巨大改变。首先,大顺军的失败象征着明朝的终结和...
在多尔衮的谋略下,明军和大顺军都付出巨大伤亡和消耗,而满清军队毫发无损。这场山海关大捷直接导致大顺军的主力严重削弱。李自成自己也在此役负伤。大顺军从此一蹶不振,节节败退。寻求新生,破釜沉舟 1645年正月,李自成兵败九宫山,不久便因伤重而逝。大顺政权就此瓦解。曾经想要推翻明朝、改天换日的伟业,至此...
不改变满清统一中原的结局的前提下,从李自成进入北京逼死城中痴儿那一天起,大顺军利用手头所有的资源,...
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克西安并称王,国号取为大顺,崇祯末年李自成率军进攻北京,很快就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因此覆灭。当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曾号称“百万大军”,而吴三桂的兵马不过五万,清军也不过只有10余万,进入山海关时,清朝所拥有的军事力量总共约为15万,远远不敌李自成部队的兵力,那么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赢...
血战至下午3点,大顺军难敌吴三桂和清军左右夹击最终无奈撤退逃走,而自此之后大顺军也退出了历史,20万大军仅仅最终只剩下了7000人。此外,而李自成的得力干将刘宗敏在这场大战之中受伤,大顺军15员大将殒命。山海关大战的惨败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大顺军的失败标志着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崛起,这...
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到达山海关之后对山海关发动了强攻。大顺军由于是皇帝李自成亲自率领,军中又有大将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侄子李过等大将,士气高昂。加上进攻山海关的大顺军都是一路从陕西杀到北京城的精锐部队,虽然面对的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但经过一天的激战,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还是不敌大顺军,已经有部分关宁...
西路大顺军在李过和高一功指挥下由延安、绥德撤退后,经宁夏、陇西、汉中、川北、夔东一路转战,沿途搜集各地留守的大顺军老本后,得到九营兵力(包括李过的后营兵力、田虎的前营残部、李友的中营一部、刘汝魁的右营一部、贺兰的左金王贺珍旧部、高一功的延绥镇旧部、杨彦昌的闯塌天刘国能旧部),实质兵力约有四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