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全称为《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为了纪念唐代名僧大达法师端甫而立的。端甫不仅在家时以仁义礼乐为行,出家后更是运慈悲定慧,成为佛教界的杰出人物。👶 端甫的出生充满了神秘色彩。据传,他的母亲梦见梵僧预言他将生贵子,并赐予舍利。端甫出生...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此碑由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记录了大达法师的非凡人生。碑刻精美,由刻玉册官邵建和及其弟邵建初镌刻,碑额篆字排成三行,每行四字,共计十二字。碑文楷书,共28行,满行...
大达法师(765-836年),名端甫,俗姓赵,天水人。唐德宗至文宗六朝时期高僧。端甫甫出即高颡深目,大颐方口,声若宏钟。十岁到崇福寺(天水麦积区街亭古镇)做沙弥,十七岁为比丘,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在崇福寺学毗丘尼于升律师,学《唯识》于安国寺素法师,学《湼槃》于福林寺监法师。后"谒...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金石不朽”展品中,有一件唐朝石碑拓本,全称为《唐故左街僧録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这块石碑让我们去了解唐代三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大达法师、裴休和柳公权。大达法师(765-836年),名端甫,俗姓赵,天水人。他一生历经唐朝六位皇帝:...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亦被简称为《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此碑由唐裴休撰写文稿,柳公权则负责书写与篆额,雕刻工作则交由刻玉册官邵建和及其弟邵建初共同完成。碑额上的篆字巧妙地排列成三行,每行均包含四个字,共计十二个字。而碑文...
端甫法师以开成元年(836年)六月初一示寂,文宗皇帝赐谥号为“大达”,灵塔曰“玄秘”,玄秘塔以会昌元年(841年)落成,立碑纪念。图2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 传记中端甫法师就是一普通僧人形象,并无十分之特出。碑文说:“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这是表扬...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亦简称为《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此碑由唐裴休撰写文稿,柳公权负责书写与篆额,刻玉册官邵建和及其弟邵建初精心镌刻。碑额上的篆字以三行为布局,每行四字,共计十二字,显得古朴而庄重。碑文以楷书书写,共28行,...
1. 大达法师,原名赵端甫,是唐代天水人,生于765年,卒于836年,他在唐德宗至文宗六朝时期成为了高僧。2. 赵端甫自幼便展现出不同常人的外貌,他高鼻深目,大腮方口,声音洪亮如钟。3. 十岁时,他在天水麦积区街亭古镇的崇福寺出家成为沙弥,到了十七岁,他又在同一寺庙中受戒成为比丘。4....
大达法师以众生为佛观,离四相以修善,心如地坦荡。王公舆台皆以诚相待,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行者,唯法师而已。他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固必有奇功妙道。开成元年六月一日,法师西向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如生,竟夕异香犹郁。同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遗命茶毗,得舍利三百余粒。灵骨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