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指名亚种(学名:Rattus nitidus nitidus),Hodgson于1845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西、海南、贵州、安徽、云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编号:1124 拉丁目名:RODENTIA 中文目名:啮齿目 中文科名:鼠科 拉丁科名:Muridae 中文属名:家鼠属 拉丁属名:Rattus 拉...
大足鼠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喜湿动物,它们在南方各省以及长江流域的丘陵和山地中广泛分布,不过在密林内数量相对较少。这些鼠类更倾向于在靠近水源的灌丛、草坡和田埂等环境中栖息,这些地方的密度较高。大足鼠的食性是杂食性的,以含淀粉丰富的植物为主食,如甘薯、木薯、玉米和水稻,它们也会食用浆果、...
大足鼠的活动模式主要集中在夜间,特别是日出和日落时最为活跃,白天则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它们的洞穴中休息。在寻找食物时,它们有着相对固定的路径,当遇到杂草丛生的地方,大足鼠会咬断杂草,自行开辟出一条小径作为通道。对于水稻,大足鼠在幼穗期最为肆虐,它们会咬断稻苞,然后将其搬运到田埂或者露出水...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地理·中国]新发现!大足鼠耳蝠现身洞穴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0316 古村乡愁(二)·8 《地理·中国》 20250315 古村乡愁(二)·7 《地理·中国》 20250314 古村乡愁(二)·6 《地理·中国》 20250313 古村乡愁(二)·5 ...
大足鼠属 大足鼠属是鼠科下的属。大足鼠属(硕大足鼠),哺乳纲、囓齿目、鼠科的一属,而与大足鼠属(硕大足鼠)同科的动物尚有马岛鼠属(马岛鼠)、非洲沼鼠亚科、马岛仓鼠属(马岛仓鼠)、裸鼠属(裸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
大足鼠耳蝠是继墨西哥兔唇蝠、南兔唇蝠和索诺拉鼠耳蝠之后被发现的又一种食鱼蝙蝠,并且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食鱼蝙蝠。它们数量稀少,相关部门应加以保护。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具有食鱼蝙蝠的形态特征,但食鱼习性待考。以北京房山种群为对象,夜间在洞口悬挂雾网,捕获取食返洞大足鼠耳蝠共18只,胃检...
在中国的生物分类中,有一种特殊的鼠类动物,它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大足鼠,学名Rattus nitidus Hodgson。大足鼠,也以其别名灰腹鼠、喜马拉雅鼠、水老鼠或环腕鼠而广为人知。它属于哺乳纲下的一个独特分类,即啮齿目,这个目下的动物以它们的牙齿和爪子适应了啃食植物的习性。大足鼠的生存环境...
虽然大足鼠在安徽省的数量不多,但其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农业领域,水稻是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无论是成熟期的稻谷还是生长中的秧苗,都难逃其口。在黄山市郊区,我们观察到大足鼠咬断了大片农田的秧苗,导致严重的缺苗问题。此外,大足鼠对稻种的繁殖也构成威胁,影响了育秧过程。在公共卫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