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又名槟榔衣,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是经典名方大腹皮散和藿香正气散等的主药。大腹皮在古籍文献中有众多别名,如大腹毛、大腹绒、茯毛、本草槟榔等,《本草经集注》记载“向阳者为槟榔,向阴者为大腹”,《本草纲目》表明,“大腹以形名,所以别鸡心槟榔也”。现代将冬...
医学百科大腹皮条目介绍什么是大腹皮,大腹皮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大腹皮的分布和形态,如何服用大腹皮等。目录“大腹皮”在《中国药典》“大腹皮”在《中药大辞典》“大腹皮”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
大腹皮(学名:Cucurbita maxima)是一种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也叫做南瓜或葫芦。 【别名】 又称葫芦类、冬南瓜、宫灯瓜、夏南瓜、兑子、瘸瓜、球瓜、海瓜子。 【生长分布】 大腹皮主要分布于我国,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有栽培,是多年生蔓生植物,7-9月份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 茎圆柱形,多分枝;叶片宽卵...
大腹皮(学名:Arece Peel,Betelnut Peel)别名:槟榔皮、大腹毛、茯毛、槟榔衣。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大腹皮,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乾燥果皮。又名檳榔衣。主產于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冬季至次春採收未成熟的果實,煮後乾燥,縱剖兩瓣,剝取果皮,習稱「大腹皮」;春末至秋初採收成熟果實,煮後乾燥,剝取果皮,打松,晒乾,習稱「大腹毛」,生用。具有下氣寬中,行水消腫之功效。現代研究,該品有興奮胃腸道...
种大腹皮 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 拉丁学名Arece Peel,Betelnut Peel 界植物界 纲单子叶植物纲 科槟榔科 属槟榔属 分布区域产云南、海南及台湾等。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异名槟榔皮(孙思邈),大腹毛(《医林纂要》),茯毛(《会约医镜》),槟榔衣(《药材资料汇编》),大腹绒(《...
【中药名】大腹皮 dafupi 【别名】大腹毛、槟榔皮、槟榔壳、茯毛、槟榔衣、大腹绒。 【英文名】Arecae Pericarpium。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L.的干燥果皮。 【植物形态】乔木,高10~18米,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茎顶端丛生,羽状复叶,长1.3~2米,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披针状...
大腹皮与槟榔 二者均能行气,利水,可用于气滞脘腹痞闷胀满,水肿,小便不利,脚气等。然大腹皮善辛散温通,尤多用于湿阻气滞,周身水肿。槟榔辛开苦降,有杀虫止痛,消积,截疟之功,用于多种寄生虫病,积滞泻痢,疟疾。 【化学成分】 主要含槟榔碱、槟榔次碱、α-儿茶素等。
大腹皮被誉为下气宽中的要药,它能行气消滞、利水消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以及小便不利等症状。用法与用量 大腹皮通常以煎汤的方式内服,用量控制在6~12克之间;也可以入丸或散剂使用。对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即可。使用注意事项 气虚体弱者需谨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