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起源于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肠癌通常起源于结肠内的腺体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扩散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并最终转移到其他器官。引发大肠癌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家族史是大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有家...
首先应做到对有症状就诊者不漏诊大肠癌的诊断,认识大肠癌的有关症状如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贫血等,提高对结肠癌的警惕性,及早进行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诊断主要通过肠镜及黏膜活检而确定。 治疗 大肠癌的治疗关键在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从而能有根治机会。
大肠癌主要包括下列十个早期信号。 1.大便习惯的改变,通常表现位大便次数的增多,或者出现腹泻。 2.大便中带有血液,或者排出的大便颜色变黑。 3.排出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的粘液。 4.大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粪便变细、变扁等。 5.在没有减肥的情况时,突然出现体重减轻。 6.不明原因的出现贫血。 7.出现...
大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 大肠癌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食管癌。 大肠癌在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明显区别。据世界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大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大便异常、便血现象、腹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 1.大便异常:大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还附着一些血丝...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可能出现腹部疼痛不适、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部分患者肠镜检查时,可能发现肠壁病变。 1.腹部疼痛不适:病变初期,癌肿病灶相对比较小,病变对患者影响比较小。由于胃肠蠕动刺激,患者可能出现腹部疼痛不适感。特别是在进食一些刺激性食物、不容易消化食物之后,腹部疼痛不适的症状相对更明显一些。
提醒!大肠癌早期4个信号出现一个也别忽视 近日,20岁小伙持续便血确诊结肠癌。以下大肠癌早期4个信号,出现一个也别忽视: 1.便后出血及腹泻,或出现黏液便。 2.持续1~2周以上的原因不明的下腹疼痛、下坠感。 3.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表状变扁、变细、或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或排便不尽感。 4.原因不明...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约占大肠恶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
1、消化道症状:大肠癌常常引起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可能与肿瘤阻塞或压迫肠道有关。 2、血便:大肠癌可导致便血,血便通常是鲜红色的,但有时也可能是暗红或黑色。血便的出现提示肿瘤在直肠或降结肠的位置。 3、贫血:大肠癌引起肠道出血,导致慢性失血,从而出现贫血的症状,如乏力、气短、心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