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背俞穴。穴义 大肠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功能作用 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2、消化系统疾病:外散大肠...
大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大肠俞。 大,与小对言。肠是指人体消化器官的后半部分。盖“大肠”即从盲肠至肛门的一段,为六腑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大肠者,传导之府。”此处大肠指大肠本腑。大肠司传导,主变化,体之俞,腑之应...
大肠俞 大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穴位,也是大肠之背俞穴。 穴义 大肠,大肠腑;俞,输注。 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 定位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 大肠病要穴,治腹泻,痢疾或便秘等; ② 腰肌劳损或扭伤的要穴。 针法 直刺0.8-1.2寸。
【大肠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大肠俞穴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主治腰痛,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阑尾炎,肠出血,坐骨神经痛,遗尿,肾炎等。 大肠俞穴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改善各种大肠部位的疾病,如腹泻、腹痛、慢性肠炎、腹鸣、便秘等症状。
大肠俞穴 (重定向自大肠俞) 大肠俞,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大肠俞穴的俞是指背俞穴,大肠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俞的含义是大肠的气血向后背,气血输注汇聚反映的一个点。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 俯卧位,从骨盆最高点即髂嵴的最高点做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第四腰...
大肠俞穴的准确位置 大肠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包括调节肠胃功能、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肠道问题、提高免疫力;使用禁忌包括孕妇、腰部皮肤破损者、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方法包括按摩、艾灸、拔罐;识别技巧为找到第4腰椎棘突,旁开1.5寸的凹陷处;关键信息为腰部穴位,可调节肠胃、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肠道问题、提高免疫力,孕妇及相关...
大肠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约是二横指处,左右各有一个穴位。刺激大床数学可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到3厘米,以感觉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可以采用回旋灸的方式,同时灸两侧的大肠俞穴。每日灸一次,每次10至20分钟。可以起...
【大肠俞穴】保持肠道卫生的“清道夫” 大肠,指大肠腑。本穴内应大肠,是大肠之气传输之处,是治大肠疾病之重要腧穴,故名。俯卧位,先取骨盆两侧最高点连线,第4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取穴。排除体内毒素,一身轻松从嘴巴吃进去的无论是五谷杂粮,还是蔬菜水果,往往清浊混杂,一股脑儿地进入人的胃肠道。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