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石器类型,学者们将旧石器晚期定名为“大窑文化”。文化部于1979年正式命名为“大窑文化”。其中龟背形刮削器独具特色,是该文化的典型石器。二、历史价值:大窑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石器制造场。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这里是一处遗存极其丰富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一个遗址,竟然包...
在遗址范围内,人工打制石器及石料遍地散布。197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大窑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居住。山上盛产燧石(俗称打火石),远古人类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打制的石器和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
景点地址: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保合少乡大窑村的南山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保合少多大窑村南 1973年发现,分布着由太古代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其燧石质地坚韧、易击打成形,是制造石器最理想的原料。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古代人类就陆续到这里开采石料...[阅读全文] 开放...
大窑文化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以下是对其历史的简要介绍: 一、发现过程 1973年10月,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即大窑文化遗址。 1976年至1984年间,考古工作者进一步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
大窑文化遗址:猎人时代与石头的故事 作者/孙树恒 一 探寻大窑文化,重拾古城自信。今天,天气阴沉沉的,仿佛连天空都在诉说着初冬的寒意。冷风嗖嗖地刮着,季节的脚步从不停歇,就这样悄然无声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随着呼和浩特市政协的领导和专家们,一同踏上了前往大窑文化遗址的调研之旅。大窑文化遗址,这个...
大窑文化大窑文化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遗址。1976和1983年经过多次调查、发掘,确定了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距今约70万~距今1万年前。 (2)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了打制的石片、石核和...
在旧石器时代,蒙古地区的文化代表是大窑文化。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早期人类活动的宝贵信息。 匈奴时期:三大游牧部落 🐎 在匈奴时期,蒙古地区有三个主要的游牧部落:月氏、匈奴和东胡。公元前209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建立了蒙古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与秦朝和汉朝长期对立,最终在158年被丁零人...
大窑文化导游词1 大窑文化遗址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420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座考古学家和文物工作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据说距今已有五、六十万年之久,即相当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时代。 大窑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10月,当时考古工作...
大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约33千米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是中国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石器制造场遗址。大窑遗址有多处燧石岩脉露头,遗址区内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渣、石块、石片等,发现了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文化遗物。大窑遗址出土石器工具有石锤、石片、石核、龟背形刮削器等,石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