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穴的精准定位于手背,具体在食指与拇指之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的凹陷处。 大白穴取穴时,可以微握拳,使拇指弯曲并抵住食指第一节,然后握拳,此时在距离虎口底部约五分的位置,即可找到。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攥拳的方式,掌骨小头后方的凹陷处即为大白穴。大白穴具有宣通上焦、发汗解表、补益肺气的功效,常与灵...
灵骨穴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相交之处;大白穴在第二掌骨头凹陷处,接近十四经的三间穴。两穴都应紧贴第二掌骨进针。灵骨穴与大白穴在第二掌骨的两端,此两针包含了第二掌骨全息上、中、下三焦;针深一寸半以上已到中焦掌心,并有意透下焦小鱼际之势;大白穴一针...
杨维杰新大白穴: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但紧贴骨缘下针,效果尤佳。灵骨、大白之取穴法,必须立掌,虎口向上,针须一寸至一寸半以上,所谓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疗坐骨神经痛必须深针,效果令人满意。 现代解剖:肌肉:在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有第一骨间背侧肌,内收拇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指掌侧固有动...
人体的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灵骨穴、大白穴 1、重子穴 【定位】:虎口下约一寸,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 【主治】:背痛、肺炎(特效)、气喘(小孩最有效)、膝盖痛。 【针刺】:直刺1.0-2.0寸,治疗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放血特效。 【按摩】:手指缘点按或用硬物压按亦有效。 【扩展】:常与“重仙穴”共用。
大白穴: 「部位」: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应紧贴第二掌骨);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特效)、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握拳),虎口底外开五分处取之; 「...
1、本穴组为治疗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的特效主穴。 2、据全息理论、第二掌骨全息理论,灵骨、大白穴贯穿三焦,横向、竖向皆贯穿三焦。在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的特点多气多血,灵骨、大白两穴中间夹着合谷穴,补气功效极好。 3、灵骨穴在三间穴与阳溪穴之间,三间穴属木,阳溪穴属火,灵骨穴具备木火属性,凡是具备...
它位于灵骨穴下方,还可以透重子穴哦。🔍 解剖探秘: 这里藏着第一手背侧骨间筋,还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以及肺支神经,真是人体的小秘密基地。🔍 穴性大揭秘: 大白穴有着神奇的功效,它能发汗解表、清肺宽胸,还能理气化瘀。就像是身体的清洁工,帮你清除肺部的杂质。
位置:大白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下缘。 功效: 镇痛:大白穴在缓解腰痛、膝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调节神经系统:刺激大白穴可以放松神经,缓解紧张和焦虑,促进睡眠。 改善血液循环:大白穴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疲劳。 灵骨、大白穴位在日常保健和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功效,但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
应用 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配合应用效果极佳。 三棱针点刺视大白附近之青筋(血管),点刺出血即可。 了解董针,掌握奇穴,关注《针灸推拿特色技术》公众号 声明: 本公众号所含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资源(不另外说明),本着善良愿...
【失眠的治疗思路】【针灸】灵骨+大白穴(董氏奇穴-杨维杰-36), 视频播放量 140、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4、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颐和中医, 作者简介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相关视频:【针刺深浅 辨阴阳,看病位,论病性】【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