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湖泊热力过程对气候变暖和极端高温的响应机制”这一湖沼学前沿热点问题,研发了耦合卫星遥感的湖泊热力学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全球湖泊增温、湖泊热浪和湖泊寒潮多时空尺度变化规律,量化了短期极端高温对湖泊长期变暖的影响;发现过去40年全球湖泊普遍变暖,湖泊热浪...
推荐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 7、迄今最大动物基因组揭示极地环境适应与群体演化机制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多细胞生物中资源量最大的物种之一,被誉为“海上金矿”。南极磷虾基因组信息资源的匮乏限制了对其基础生物学和种群历史演化的认知。研究突破了超大且高重...
推荐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 十、中国改性粘土技术引领国际赤潮治理领域 项目进展:近年来,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持续爆发大规模赤潮,导致大量海生物死亡和近海旅游业损失,引发全球关注。为应对这一生态灾害,2018年10月23日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与中科院海洋所在巴黎第18届全球有害藻华大会上签署了利用中国改性粘土...
2月1日,2020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海洋大学共有2项成果荣登榜单,这是学校连续7年有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中国海洋与湖沼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学校入选项目分别为:海洋生命学院张玉忠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微生物独特生命特征、极端环境...
3月12日,2024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科研成果“极端热浪下全球海洋的‘缺氧’危机”成功入选。全球海洋溶解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但是极端热浪对溶解氧的影响却长期未被充分理解。该研究通过对130万条浮标剖面数据的深入分析,首次从观测发现海洋热浪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7日讯 202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公布,青岛4项成果入选。这4项成果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频发”和“气候变暖下中国近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演变规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迄今最大动物基因组揭示极地环境适应...
2020年2月25日,2019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海洋大学共有6项成果荣登榜单,其中3项中国海大专家为主持完成人,另外3项中国海大专家为主要完成人,这是学校连续6年有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也是自该活动设立以来学校取得的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中国海洋与湖沼相关研究领域的引...
QMG青岛广电3月27日讯 202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公布,青岛4项成果入选,分别是崂山实验室等单位完成的“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频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气候变暖下中国近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演变规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迄今最大动物基因组揭示极地环境...
本报讯 2018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1月23日揭晓,中国海洋大学3项成果荣登榜单,依次为由陈显尧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加强全球气候变暖”,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成果“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海洋创新药物甘露寡糖二酸(GV-971)”,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