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解放前为天津县大沽镇,为天津市七十二沽的最后一沽,海河入海口,“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简介 现在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个街道,位于滨海新区海河南岸,包括东大沽和西大沽,现在大沽街还包括了大梁子与驴驹河。历史背景 梗概 在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炮台初建于明代...
大沽街道,隶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滨海新区中东部,东部四至范围为:东至大沽排污河河口南侧堤岸、海滨大道,南至轻纺大道,西至梁子村、通化路、河南路、大沽排污河、海景大道东侧排污河,北至海河;南部四至范围为:东至海滨大道,南至塘沽盐场南边界、独流减河左治导线,西至海景大道,北至轻十路,总面积201.13...
大沽口,因位居大沽河(今海河)入海口而得名,位于天津市东南50千米海河入海口南岸,隔河与塘沽相望。西连海河平原,东濒渤海湾,周围地形低平坦荡,海拔0~5米,多盐田、洼淀、沙滩。大沽口,自明朝筑城设卫以来,历经多次炮台建设与加强防御,成为京津门户、海路咽喉,虽遭受多次外敌入侵并最终导致部分炮台被毁,...
大沽口炮台,位于 滨海新区 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炮台更是成为中国重要的海防屏障。清咸丰八年时的大沽口炮台共5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大...
简体:大沽 繁体:大沽 拼音:da gu 读音:dà gū 英语: 造句:大沽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大 沽 组词,组成语:大 沽大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城市名。位于河北省东部大沽口的南岸。与北岸的塘沽同扼守天津的咽喉。天津货物由此出入。居民从事渔业与海运业。相关成语...
历史地名> 大沽 区片名。在天津市塘沽区东部、大沽口西南岸。北宋时成陆,元末始有人烟,明初称草头沽,明嘉靖年间大批移民迁此,改名大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海神庙;后分称庙东为东大沽,庙西为西大沽,统称大沽。聚落沿海河延伸,居民多从事渔业,为天津市主要水产品集散地之一。有造船、化工等厂和海洋渔业...
这个原本挂在天津塘沽大口炮台上的大沽钟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被英国海军掠夺,之后被运返英国的,一直挂在英国南部海港城市朴茨茅斯的维多利亚公园里。经过塘沽区和中英有关部门及各界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在2005年6月初大沽钟的回归就获得了中国文物管理部门和朴茨茅斯市议会的批准。铸造过程 古钟铸造于清朝光绪...
大沽口战役为清军和英法联军在天津大沽口附近发生的战役。前后共发生三次战斗,最终以大沽炮台被攻陷,清军失败而终结。40年后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第四次攻击大沽口,再次将其攻陷。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滨海新区塘沽东南海河人海口两岸,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的重要战场。 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1...
大沽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拼音dà gū 注音ㄉㄚˋㄍㄨ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大沽 大沽,解放前为天津县大沽镇,为天津市七十二沽的最后一沽,海河入海口,“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