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龙属(属名:Massospondylus)又名巨椎龙,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巨大的脊椎”。大椎龙是原蜥脚下目的一属,生存于早侏罗纪(赫塘阶到普林斯巴赫阶),约2亿年前到1亿8300万年前。大椎龙是在1854年,由理查·欧文根据来自于南非的化石而命名。因此它们是最早命名的恐龙之一。大椎龙的化石已经在南非、莱索托、...
大椎龙是一种侏罗纪早期的蜥脚类恐龙,体型中等大小,身长约6米,体重达135千克。一只成年的大椎龙若靠两条后肢站起来的话,头部可以够到双层公共汽车的顶部。它的四肢比较瘦长,前肢健壮有力。前肢脚掌上长有5根脚趾,拇指上长有锐利的爪子,这种爪子既可用来协助进食,又可抵御敌害。大椎龙的第四指与...
大椎龙属于原蜥脚下目,原蜥脚类恐龙是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争论原蜥脚类是肉食性的可能性。大椎龙在初发现时,被人们认为是植食性恐龙,因为它的齿冠最宽处大于齿根宽度,形成切割边缘,有利于嚼食植物的枝叶。但随着大椎龙化石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大椎龙...
通称:大椎龙 种名:忠实大椎龙(Massospondylus ve) 生存年代:早侏罗纪 食性:素食 性格:中立 驯服方式:制作甜瓜(Sweet Melon)种子并种植,将收获的甜瓜丢到地上(类似蜂蜜)让大椎龙捡起吃掉,如此往复直至驯服,如果是发酵甜瓜(Fermented Sweet Melon)则效率更高,大椎龙驯服时只吃这两种食物,如果一次喂食后长时间内不进...
大椎龙 Massospondylus大椎龙又名巨椎龙,意为“有巨大脊椎的恐龙”。这是由于古生物学家第一次发现它们时,只有几块巨大的脊椎骨。除了脊椎,这种恐龙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牙齿。它们前端的牙齿呈圆形,后端的牙齿呈刀片状,这种“组合型”牙齿说明,大椎龙不挑食,那些粗糙的植物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大椎龙是最早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头小颈长,外形比同时期的板龙要小巧得多。成年大椎龙若靠两只后腿站立起来,可以够到双层公共汽车的顶部,这使它能够到当时较高处的嫩芽和树叶。 大椎龙一般四脚着地,也能仅用后腿站立起来采食。大椎龙的拇指特别大,上面长有长而弯曲的爪,主要是为了防御。在第二、第三指的配合...
大椎龙(属名:Massospondylus)又名巨椎龙,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巨大的脊椎”。大椎龙是原蜥脚下目的一属,生存于早侏罗纪(赫塘阶到普林斯巴赫阶),约2亿年前到1亿8300万年前。大椎龙是在1854年,由理查·欧文根据来自于南非的化石而命名。因此它们是最早命名的恐龙之一。大椎龙的化石已经在南非...
大椎龙属于原蜥脚下目,原蜥脚类恐龙可能是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在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争论原蜥脚类是肉食性的可能性。但是,原蜥脚类是肉食性的假说已被否定,所有的近年研究倾向于原蜥脚类是草食性或杂食性。在2004年,加尔东与阿普彻奇发现大部分原蜥脚类的头部特征(例如颌部关节),较类似草食性爬虫类...
大椎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手掌 很有特色,大拇指很粗很大,食指和中指相对较大,凭借这三根手指 可以捡起地上的食物。其实动物和人一样,它们也有着丰富的情感, 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待动物又何尝不是呢。善待一切生命, 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希望我们人类放弃残暴的屠杀,尽情地享 受大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