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史记》280:识鸟卵于条枝——大宛列传 上 大宛列传实际上就是西域列传,介绍了当时中亚地区一些政权的地理和历史,以及人口、物产和相互关系等情况,历述了张骞等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反映了汉朝时期人们知识与视野的扩大。张骞因为在此过程中的卓越贡献,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
大宛 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当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原始居民似以塞种为主。古希腊时代,亚历山大东征,于锡尔河畔之俱战提(今苏联列宁纳巴德)兴建“极东亚历山大城”塞琉古王朝时改建为安条克城,似均未东向深入大宛境内。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发起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远征,旨在征讨大宛国。这场战役可谓中国历史上最为英勇、威猛的一次对外征战,充分展现了“无论距离多远,必定征讨到底”的坚定决心。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其中也蕴含着诸多遗憾。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宛之战的传奇故事,探寻其中的历史脉络与深邃内涵。
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亚国名,是中国汉代时,泛指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居住大宛附近各个国家和居民,大宛国大概在今费尔干纳盆地。那里的人都可以叫大宛人,你可别读错了,读成大碗就笑掉大牙了。
历史上的战争:李广利征伐大宛,损失为何如此惨重?(2) 地理位置上看,大宛位于西域中西部,联络四方十分便利,若汉能控制它,则对控制西域有益。 汉武帝派出使者,持千金前往沟通,但大宛国贵族如同西域其他国家一样,既贪婪汉朝的丰厚礼物,又不愿意得罪匈奴人,甚至还杀害汉帝国使者。
摘自《大宛其的春天》夏立楠 一 去帕提曼医生家的路上,我爸背着我,沿着米吉克那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走,快进塔什伊开克牧场时,又让我骑在他 的肩上。他习惯性地吹着口哨,我则坐在他的肩上看身边绿莹莹的麦田,还有湍湍流淌的溪水。几乎每周,我们都会去帕提曼医生家一趟。年初的时候, 我得了一种说不上来的病...
【#丝路上的一座大宛古城被发现#】中乌联合考古队为寻找历史上的大宛王城贰师城,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陆续调查了穆格遗址等多处古代遗址。大宛国所在的费尔干纳盆地面积大约22000平方公里。这里作为丝绸之路上必经之路,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从长安出发,到达这里的直线距离3000多公里。大宛也因为汗血宝马被记载于《史记》中...
但武帝认为如果连小小的大宛也降服不了,不仅有损汉廷在西域的声望,匈奴也将轻视于汉,从而发起新的攻势。故而武帝将反对者悉数下狱或罢免,强令全国进行大动员。考虑到上回远征时沿途缺乏补给,汉军先后征集了十万头牛及四万匹骡马,用于运输军器粮秣。一时间,从关中到敦煌,车马相连、旌旗遍野,物资转运络绎不绝。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并并且表达依附朝廷之意。从此楼兰便成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此后直至魏晋累几百年之久,而后就逐渐地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