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坊桥村坐落于风景如画的望虞河、伯渎河与漕湖之畔,这里土壤肥沃,四季变换分明,雨量充足。村落四周,河湖港汊交织成网,两岸花草簇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而坊桥这个地名,历史可追溯至元朝至正年间,在元王仁辅所编的《无锡县志》中,便有记载称其隶属于泰伯乡。村庄的起源可追溯至宋元丰八年,历经方...
像鸿山街道的大坊桥村,曾被誉为“伯渎河最南端的一颗明珠”。于是在这个夏日里,我第一次走进了大坊桥村,第一次踏上了村里老街的石板路,只是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昔日繁华的老街已经渐行渐远了。
为了与无锡雪浪山一带的“坊桥”相区别,遂冠以“大”字,称为“大坊桥”。大坊桥村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路交通四通八达。东临漕湖(蠡湖),南接望虞河(蠡河)和省滩荡(三叹荡),北临梁鸿荡。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坊桥村成为了一个天然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如果你有机会,不妨亲自去大坊桥村走走看...
从南到北近500米的街道上,有80余间店铺,涵盖了面饭店、理发店、南货店、小酒店、木器店、竹器店、米行、鱼行、茶馆、肉铺、铁匠铺等,应有尽有。为了区分无锡雪浪山的“方桥”,后来在“坊桥”前加上了“大”字,形成了“大坊桥”的名称。如今,坊桥老街已在2019年重新修缮,昔日的繁华与历史的痕迹依然可见。...
大坊桥古村地处鸿山东南隅,古村枕河而建,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有80米。沿河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从清末到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小街上商铺林立,沿河码头众多,被称为泰伯渎最南端的一颗灿烂的明珠。2008年底,大坊桥古村入选无锡市十大古村落保护名录。
“无锡最南端的水上门户”大坊桥村,是江南地域的一个古村落,该村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有着600年的历史。2008年底,坊桥被列为“无锡市首批十大历史文化村落”之一。 宋有酒坊故得名 一个地域名称的形成与诞生,都有着特定的人文背景。大坊桥村的地名,渊源流长,始见于元朝至正年间王仁辅编撰的《无锡县志》。因...
鸿山大坊桥梨花盛开 昨天,市民游客在鸿山大坊桥观赏成片盛开的梨花。 鸿山大坊桥村梨园共有55亩,今年在单一品种黄金梨树的基础上,增植300棵翠冠梨树。盛放的梨花不仅带来视觉盛宴,更盘活了附近乡村文旅资源。(宗晓东 摄)
📍导航至大坊桥基督教堂⛪️,沿着两侧的弄堂深入,你会发现大坊桥老街。沿河而建的一排旧居中,有几家小院风格独特,值得一探究竟。🏰河对岸矗立着13座连在一起的砖圆仓,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地主家的房子改建而成的,曾用于存放粮食。20世纪80年代,这些粮仓被废弃,现在则被用作工厂。📜...
大坊桥古村曾是粮食交易的重要场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大坊桥村的河对岸建起了一座“坊桥粮站”,用水泥砖石建造了13座圆锥形的储粮仓,以便收购农民的大米。这些粮仓高达三层楼房,一排排地矗立在大坊桥村的对面。如今,粮站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但13座粮仓依然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大坊桥古村是无锡一个历史悠久且富有地域特色的水乡小镇。以下是关于大坊桥古村的详细介绍:地理位置与背景:位于无锡市新区鸿山镇,是伯渎河最南端的历史名村。伯渎河是由吴地始祖泰伯开凿的人工运河,与大坊桥古村紧密相连。水乡特色:河网纵横:大坊桥古村被纵横交错的河网所环绕,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