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南部,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寺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教中的黄教),是呼和浩特较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大召寺的建筑风格采用了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
⏰9:00 大召寺深度游(租讲解器20元) ⏰11:30 塞上老街逛吃+淘蒙族饰品 ⏰14:00 席力图召(小众清净!) ⏰16:00 五塔寺看“蒙文天文图”浮雕 ⏰18:00 伊斯兰风情街拍夜景+晚餐 ❗【避坑小贴士】 ❶ 殿内禁止拍照!尊重信仰哦~ ❷ 冬季-20℃!暖宝宝+雪地靴保命 ❸ 门口“开光法器”别冲...
无量大召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位于内蒙古地区。这座寺庙始建于明代,由土默特首领阿拉坦汗于万历七年(1579年)建成,后由万历帝赐名为“弘慈寺”。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将其改名为“无量寺”,使其成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属于黄教格鲁派。无量大召寺不仅是康熙帝的家庙,其规格甚至超过了北京...
大召寺—搜狗百科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迎接西藏达赖三世索南嘉措于青海地方,许愿在呼和浩特将“生灵依庇昭释...
大召寺位于玉泉区大南街,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内蒙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许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一座规制极高的皇帝行宫——雍和宫,而大召寺是皇帝家庙,比前者还要高一等级。皇家规制的建筑气势自然不同凡响,还未入内已为正门的壮观而赞叹。正门前铜狮威武霸气,几个红色圆柱粗壮高敞,单是...
呼和浩特大召寺:深秋探秘,追寻历史的足迹与信仰的光芒 大召寺的历史印记,文化的瑰宝 呼和浩特大召寺,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藏传佛教寺庙,自明朝万历七年(年)建成以来,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也是呼和浩特市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一)建筑艺术与宗教...
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虽为藏寺,但却完全是汉寺建筑风格,但与绝大部份佛教寺庙的格局又有所不同,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大召寺是康熙皇帝的家庙,比北京的雍和宫要高一个等级。大召寺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为大召寺的“三绝”,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
大召寺,也叫大召无量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南部,是一座属于格鲁派(黄教)的大型藏传佛教寺院。藏语中的“召”指的是寺庙,这个名字正是对这座寺庙的最好诠释。大召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由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兴建,并于1580年正式竣工,成为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
大召,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汉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寺庙,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其采用了藏汉结合的建筑形式,整个殿堂金碧辉煌、庄严,现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 0 ...
大召寺,汉名为无量寺。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始建,是呼和浩特最早的格鲁派(黄教)寺院。寺内有“三绝”:释迦牟尼的银佛像,银佛座前的两条木雕巨龙,经堂和佛殿墙上的壁画。(“三绝”不允许拍照)。大召寺山门悬挂的牌匾是“九边第一泉”,指的是大召寺前的玉泉井。相传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时,从此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