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美国《LIFE》杂志记者拍摄的国军照片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
01、淞沪会战 交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战况: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政府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这是...
今年是“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85周年。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八一三”淞沪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的第一次大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战场,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淞沪战役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作战情况之复杂、战斗之悲壮惨烈,在中国乃至世...
为挫败日军阴谋,保卫芷江机场,中国政府决定在湘西组织一次大会战——湘西战役。战役总指挥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下辖9个军26个师,共20余万人。以王耀武的第4方面军为会战主力,另加王敬久的第10集团军、李玉堂第27集团军,还有中美空军的混合大队,400余架飞机严阵以待。第4方面军根据陆军参谋长肖...
第三场豫湘桂会战,此战是抗日战争后期,展开的一场大会战。当抗日战争打到1944年,侵略者日寇已经是强弩之末,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加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寇不仅要面对中国军民,同时还要面对实力很强的美军。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爆发的豫湘桂会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确实不应该。要知道,在此战中,蒋介石的国军...
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
面对强大而凶恶的德军,库尔斯克大会战是一个只有血,没有泪的战场。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苏联军民表现出了卓越的团结和坚定的意志,而德国纳粹军队面临了重大的战略和战术问题。整个战争过程中,苏联军民的团结令人分外动容。在库尔斯克大会战爆发之前,苏联政府进行了广泛的民众动员,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和资源。民众被鼓励...
抗战后期的中国军人数量在增加,而日军的总兵力也在增加,当时中国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飞机只有三百架,日本却有接近三千架的飞机,在坦克、炮弹等重武器上,数量差距更是悬殊,十四年抗战,日本在中国战场共战死约45万人,其中有44位高级将领,而中国军人的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国军将领死亡人数206位,大会战共打了...
日军占领武汉,但是也无力再大举进攻。五、晋南(中条山)会战 时间:1941年5月7日-1941年5月27日 国军指挥:何应钦, 卫立煌。日军指挥:多田骏。参战兵力:国军第5、第14集团军所辖10个军,约18万人。日军4个师团,2个旅团,约10万人,伪军张岚峰、刘彦峰部及伪24师。飞机100多架。双方伤亡:国军死亡42000人...
市W、市ZF决定开展“路桥大会战”,就是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加快完善城区路网体系,缓解城市重要节点交通压力,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档次,为加快建设滨湖城市宜居福地打好基础。主要目标 “路桥大会战”的主要目标是:建成以环路为依托,以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为主体,等级分明、功能合理、设施完备的路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