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三藏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依大智度论之说,三藏为小乘之特称,大乘经典仅为一修多罗藏;若据摄大乘论之说,则大乘亦有三藏,即:(一)大乘经藏,指华严经等,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二)大乘律藏,指梵网经等,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三)大乘论藏,指阿毗达磨、大乘起...
根据《大智度论》的观点,三藏通常是指小乘佛教的经典,而大乘佛教的经典则被视为一个修多罗藏。然而,根据《摄大乘论》的说法,大乘佛教也有自己的三藏,包括:(一)大乘经藏,如《华严经》,它阐释了大乘菩萨修行的方法和达到果位的内容。(二)大乘律藏,如《梵友宴网经》,它规定了大乘菩萨应当遵...
佛教三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经藏:这是佛教经典的核心部分,包含了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涵盖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哲学思想。2. 律藏:这一部分规定了佛教徒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涵盖了佛教的道德和戒律。3. 论藏:这部分是对经藏和律藏的解释、发挥和系统化,涵盖了佛教哲学和教义学的深入探讨。佛教在...
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
说到集结,相传在佛灭度后,是迦叶尊者主持,将当时有大成就的阿罗汉们集中到一处,由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口述,以及这些在场的阿罗汉们共同完成“经、律、论”三藏的集结,这便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结,集结出的经典也是公认最为可靠的。但是除了这第一次集结外,后世百年、千年以后的再次、三次...
传统意义上,菩萨乘或佛乘被称为大乘教法,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的佛法,大乘三藏经典包括华严门、方等门、般若门、法华门、涅槃门,称五大部。 那么,问题来了:南海观音菩萨口中唐僧所讲的“没啥大用处,只可浑俗和光而已”的小乘教法,究竟是那些经书呢?
即:(一)大乘经藏,指华严经等,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二)大乘律藏,指梵网经等,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三)大乘论藏,指阿毘达磨、大乘起信论等,抉择诠辨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此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称为总部三藏,小乘之三藏,则称为别部三藏。〔摄大乘论释卷一〕 p811 ...
三、论藏,又称阿毗达磨,是佛教的论著部分,主要是对经藏和律藏的解释和阐述。论藏由佛陀的弟子们根据佛陀的教法撰写而成,旨在帮助僧伽理解和实践佛陀的教义。论藏主要研究佛教的义理、修行方法、禅定等,是佛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藏是佛教经典的核心,构成了佛教教义的基本体系。佛教徒通过...
因而可以肯定的讲,以《金刚经》、《法华经》等为代表的大乘经典,的确是佛说无疑的,同时也就是说在佛涅槃后,由迦叶尊者主持第一次集结出的经典中,想必也是一定存在这些大乘经典的。但是,那么在南传一派的巴利文体系经典中,又为什么会不存在这些大乘经典的记载呢?而这又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要知道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