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发军中:夜晚出发从军。 2. 边马:边疆的战马。 3. 边庭:边疆地区。 4. 缘赏不缘名:指士兵们为了获得奖赏而愿意冒险作战,不是为了个人名誉。 仙本娜仙女 去完善 赏析 《夜发军中》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描绘边疆戍楼生活的诗歌。首联描述了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气氛:战马受到惊吓,雄壮的宝剑在剑鞘中发出鸣...
夜发军中 作者:唐·李益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夜发军中》注释 ①六城:唐代朔方六城。朔方节度使所统之东、中、西三受降城及定远、丰安、经略三城,皆在黄河北。 ②中坚:《后汉书·光武帝纪...
半夜军书致,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虎马 翻译赏析繁体原文䪨律对照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 译文: 在马槽上的马吓了一跳,雄壮的剑在剑鞘中发出鸣响。 深夜里写军书,寄托思念之情,敌寇匈奴入侵了六座城池。
夜发军中 李益〔唐代〕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完善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
夜发军中,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出自:[唐代]李益所作《夜发军中》 拼音:biān mǎ lì shàng jīng ,xióng jiàn xiá zhōng míng 。 诗句: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繁体:邊馬櫪上驚,雄劍匣中鳴。 翻译:边马槽上惊,雄剑匣中鸣。 《夜发军中》原文 [唐代] 李益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夜发军中》 原文拼音注音 朝代: 唐朝|作者:李益|类型:写风|写马|写云|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拼音 yè夜fā发jun1军zhōng中 [[táng唐cháo朝]]lǐ李yì益 ...
夜发军中古诗赏析与作者简介 夜发军中 作者:唐·李益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 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夜发军中》注释 ①六城:唐代朔方六城。朔方节度使所统之东、中、西三受降城及定远、丰安、经略三城,皆在黄河北。
夜发军中 作者:李益 年代:唐 体裁:五古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 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 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作者小传】: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