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百科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这首诗的注释及译文: 注释 萧萧:风声,指秋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 动:打动,触动。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指诗人在外漂泊的孤寂之感,也暗含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挑:捉,这里指儿童用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带拼音,带译文,多音字已纠正#国学启蒙 #古诗词 #爱上古诗词 #古诗注 - 是多多呀于2021103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0824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古诗《夜书所见》 三年级语文《夜书所见》译文#三年级上册语文 #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每天学习一点点 #小学语文 #古诗打卡 - 郭郭呀于2024102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其诗作《夜书所见》解析如下:一、原诗《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二、注释 ①萧萧:形容风声。②动:激发,引起。③客情:指旅人的思乡之情。④挑:捕捉。⑤促织:即蟋蟀,俗称蛐蛐。⑥篱落:篱笆。三、译文 秋风吹动梧桐树叶,...
夜书所见古诗注释及译文 这首诗啊,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萧萧梧叶送寒声,你看那梧桐树的叶子,“萧萧”地响,就好像在给人们传递着寒冷的信号呢,这情景是不是很生动呀!江上秋风动客情,江面上刮起的秋风啊,触动了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情思,哎呀,这种感觉真的是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懂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想想看...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夜书所见古诗译文,希望能帮到你! 《夜书所见》 南·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
夜书所见古诗诗意译文 嘿,朋友!咱们一起来瞧瞧这首古诗的诗意译文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你想想,那萧萧作响的梧桐叶,就好像在给人们送来阵阵寒意,这难道不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故意捣乱?江面上吹来的秋风,触动了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心弦。这就好比你在异乡,突然闻到了家乡熟悉的饭菜香,那种思乡之情...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②萧萧:风声。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④挑:挑弄、引动。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⑥篱落: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