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监测雷达虽小,深中通道上线车辆却全在其感知中。7年筹备,7年多建设,深中通道应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形成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通车后的深中通道。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创新海底沉管隧道设计方法 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所在的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往珠江口外50公里,便...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通车后,...
桥 创多项世界之最 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全长2826米 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桥面距离海平面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桥梁主塔。单个锚碇重约100万...
规模化建设促进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再升级。2019年9月26日,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竣工投产,其中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作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GIL输电线路工程,创造了24项世界第一。在特高压交流输电建设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时,我国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面同样实现了“引领世界”。2009年12月,向家坝—上...
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它就像两个大大的“称砣”,用自己的体重“压住”了整个桥梁和日后行驶在桥上所有车辆的重量。在伶仃洋大桥的建设中,建设者创下了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最高通航净空、最大海中锚碇等多项世界之最。(总台央视记者 翟壮 丛威娜 曹丹 董羽)
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限制二碳吸附基团构象完成一氧化碳向乙酸盐电还原”(Constrained C2 adsorbate orientation enables CO-to-acetate electroreduction)在《自然》(Nature)发表,成果在多项指标上大幅打破了世界纪录。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金健博士、博士生闵秋红,多伦多大学的Josh Wicks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俊教授为论文第一...
今天(5月2日),“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关键装备——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发球管汇在天津建造完工,刷新了设计水深、通球距离等多项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发球管汇集海洋油气“枢纽站”和 “血管疏通器”等功能为一体,能够远程控制实施深水海管清管作业,是深水油气田...
“以上研究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尚属首次,为确保高原冻土地区输电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科技保障作用,填补了高海拔冻土地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基础稳定技术研发多项空白,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区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为我国乃至世界高海拔冻土区工程建设提供引领示范和强劲推动作用。”国网青海电科院总工程师李春来...
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 跨海集群工程 桥 创多项世界之最 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 全长2826米 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 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桥面距离海平面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
白鹤滩水电站于2010年开始筹建,迄今已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两项世界第二、两项世界第三。 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三峡工程。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预计2022年7月可实现1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届时一天的发电量就可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 白鹤滩水电站的地下洞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