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多规合一”绘就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规划先行。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改革部署,将原分属不同部门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职责统一整合到自然资源部,由其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实现“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是指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将不同类型的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整合到一个综合的规划中,以实现协同发展和综合治理的目标。多规合一的概念源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综合、整体化的规划理念。 多规合一的目标是打破传统分割式的规划体系,减少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
自然资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多规合一”重大改革部署,瞄准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形成了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健全...
“多规合一”是指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
2021年12月,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明确提出将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培养新型规划人才作为核心工作任务。行业不断融合发展,注册规划师队伍由2.9万人壮大至4.67万人;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单位由422家增至792家;全面调整、理顺省市级规划学会、协会工作关系。与...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多规合一的本质,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共赢,核心是空间的规划,关键是构建代表公共利益和国家长远可持续的生态安全...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多规合一,是指建立以战略规划为引领,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形成协调一致的一张蓝图,构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完善建设项目的生成与审批流程的制度体系。本条例所称的战略规划,是指市人民政府根据...
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看,村庄规划属于“五级三类”中的详细规划,是落实五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的最基层法定规划,也是实现“多规合一”的直接载体。现阶段的国家意志与发展理念,要求加强粮食安全、生态优先,以及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因此,村庄规划首先要保证自上而下体现国家发展要求。由于粮食安全、...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与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14个部门共同参与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平台。该平台聚焦建设项目需求,把各个专项规划、各个方面的规定和技术标准协同统一起来,从而协调解决标准、规定、规划不一致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