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多景楼》是北宋诗人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总写多景楼美好的景色,颔、颈两联直接写诗人在多景楼上徙倚栏杆所见景象。尾联写诗人见景生情的感慨。全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多景楼外围壮丽宏阔的景象,并赞美了多景楼的胜景伟观,意境旷远,韵格流丽。作品原文 甘露寺¹多景楼² 欲收嘉³景此...
多景楼,又名北固楼,位于北固山甘露寺后,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唐文宗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一语。多景楼为两层建筑,有回廊相通,是北固山上的观景佳处。登楼所见脚下长江波澜壮阔,向西能看见金山,向东能看见焦山。历代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常来此品茗赏景赋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置身多景楼抚今思...
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宋元祐元年(1086),米芾登临揽胜,写了《秋暑憩多景楼诗》:“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山光随眦到,云影度江来。世界渐双足,生涯付一杯。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元符三年(1100),多景楼毁于大火,米芾怅恨不已,听说“禅师有建...
曾巩《多景楼》 作者:【宋】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1],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释: [1]呗:梵音的歌咏。 赏析…
《水调歌头·多景楼》是南宋词人陆游所写的词。 词的上片写词人追忆历史人物,下片写词人登临所怀,全词发出了对古今的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词由如画连山为背景,联想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联想晋代登襄阳楼的羊祜,然后落到领客来游的方滋。由史及人,旨在表达宋金对峙中的政治态度和对方滋的...
多景楼 《多景楼》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多景楼 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
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 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 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 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 翻译赏析繁体原文䪨律对照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 译文: 多景楼中白天闭着门,画梁上的鸦雀不敢停留。
水调歌头·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随着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短短十一个字的《水调歌头•多景楼》一词的流传,中华名楼——多景楼得以扬名天下。多景楼座落于具有“城市山林” 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北固山后峰。 多景楼的历史故事可追溯到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