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分为D1和D2两种类型,他能够选择性的激动多巴胺受体,主要是选择性的激动D2受体。这...
多巴胺系统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以外,还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高催乳血症、偏头痛、舞蹈病以及Tourette 综合征等,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确切的机制至今尚未研究透彻,多巴胺受体在神经信号通路中调控许多重要的行为,不同...
- 中脑-皮质通路主要是中脑VTA多巴胺神经元向前额叶皮质(PFC)进行投射构成。 背内侧PFC:认知、执行; 腹内侧:情感。 帕金森患者:DA不足,PFC区D2神经元异常兴奋,导致焦虑性的运动增多; 精神分裂症患者:DA系统功能亢进,PFC区功能紊乱。 通路名称起源位置投射目的位置投射通路受体类型通路效应通路机制 黑质-纹状体通路 ...
多巴胺受体(普西唐) 根据多巴胺刺激(D1)或抑制(D2)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并产生第二信使分子环腺苷酸(cAMP)的能力,多巴胺受体最初被分为两大类。分子遗传学的飞速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新型多巴胺受体D3、D4和D5的分离和表征,使之具有与传统D1或D2受体不同的解剖学定位。根据肽序列和药理学特征(包括它们对不同信号...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通常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呕吐药物和抗帕金森病药物等。这些药物通过与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结合,阻断多巴胺的作用,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1. 抗精神病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例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和奥氮平等。它们可以减少多巴胺的过度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多巴胺作用于α‐受体、β‐受体及多巴胺受体。该药可因其剂量不同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1)1~2μg/kg只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血管扩张、肾血流及尿量增多; (2)2~10μg/kg的多巴胺主要兴奋心脏的β‐受体,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3)10μg/kg~20μg/kg的多巴胺以兴奋外周血管α‐受体为主,使血压升高。 (4)...
病情分析: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溴隐亭、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与多巴胺缺乏相关的疾病。 1.溴隐亭:这种药物通过刺激多巴胺受体来减少震颤和僵硬。通常用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每片常见剂量为2.5毫克,每日剂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到10-20毫克。 2.普拉克索:这是一种非麦角类多巴胺受...
本文详细描述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的神经副作用。 1.急性肌张力障碍 约一半病例在48小时内发生这种反应,90%病例在5天后发生反应。该反应亦可能出现在首次剂量后。肌张力障碍性运动是持续肌肉收缩,经常造成扭曲和重复动作,或异常姿势。年轻男性最为多见。氟哌啶醇发病率...
多巴胺在人体内的作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影响人的运动、认知、情绪、食欲、性欲、睡眠、注意力、学习、记忆、奖励、惩罚等多个方面。多巴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多巴胺受体结合来实现的。多巴胺受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可以识别和响应多巴胺的存在,并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变化。目前已经发现了五种...
多巴胺受体主要分为两大类,即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D1样受体包括D1和D5亚型,这类受体与Gs蛋白偶联,激活后可以增加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进而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D2样受体则包含D2、D3和D4三个亚型,它们主要与Gi或Go蛋白偶联,激活后会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内的cAMP水平下降。这些受体在中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