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从引进到违禁多宝鱼,这种形似菱形,身体扁平,可见黑棕花纹相间的鱼自从1992年被中科院的雷霁霖院士首次引进中国以来,就因其刺少、肉嫩、口感甜香、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一跃成为餐桌上的宠儿。然而,在2006年却发生过一次违禁药用养殖的“多宝鱼事件”。在中国的市场上,多宝鱼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
上海“多宝鱼”事件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预警:由于在“多宝鱼”专项抽检中,30件样本全部检出可能致癌的违禁药物,部分样品还同时检出多种禁用渔药残留。这一消息发布后,很多城市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多项措施,彻底清查使用违禁药物的“多宝鱼”,严禁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多宝鱼”...
2006年11月发生的“多宝鱼事件”,主要原因是有些养殖企业在养殖多宝鱼的过程中使用了违禁药物——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化学式:C23H25N2Cl)是一种深绿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但它进入人体后有致突变、致畸、致癌的作用,我国已于2002年5月宣布在水产养殖中禁止使用....
多宝鱼,作为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而备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200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事件却给整个多宝鱼养殖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该事件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也对相关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事件经过 问题曝光:2006年...
风波本来已经结束了,然而16年底发生的一件“超市活鱼集体下架”事件,又让消费者重新悬起了心。很多人都联想到了很多年前的多宝鱼事件,猜想是不是吃进肚子里的鱼又出了药检问题。人心惶惶没有持续太久,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来发布了声明:表示抽检的一千多个的水产品,合格率高达96%多,而且抽检的频率...
尽管多宝鱼在药残事件后价格急剧下跌,但这并不代表其市场前景一片黯淡。毕竟,多宝鱼作为一种鲜美可口的淡水鱼类,其食用价值无可替代,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一定会有市场的需求。虽然药残事件曾经给多宝鱼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完全不用担心它们的存活问题。只有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养殖管理,以及更严格的...
2006年1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向山东、江苏、河北、浙江、福建、广东、辽宁、天津等沿海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特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密切关注多宝鱼事件发展,立即组织渔业监管等部门开展对水产养殖专项督察工作,督察结果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张周来 刘兵)农业部27日通报了上海多宝鱼事件调查处理结果,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违禁兽药的3家山东水产养殖企业及其产品,目前已相继受到停止销售、监督销毁和罚款等处理。 11月17日,上海的一项抽检结果显示,申城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学名大菱鲆)药物残留超标现象严重,所抽样品全部被检出...
农业部通报了上海多宝鱼 事件调查处理结果,3家 山东水产养殖企业因违规 使用违禁兽药被查。 青岛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首次公布岛城多宝鱼抽 检结果:抽检的4个批次 多宝鱼在13种抗生素项 目检验中全部合格。 上海、北京等地相继 发生多宝鱼药物残留 超标事件。
在我们还在质疑多宝鱼是不是真的那么毒时,一位多宝鱼养殖者透露了惊人的内幕:在一年赚80万元人民币的巨大利润驱使下,许多养殖者多年来一直在做用药把多宝鱼泡大的非法生意。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今天做出决定,从2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停止销售多宝鱼。因为在抽检的北京多宝鱼样本中检出兽药残留、孔雀石绿等违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