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7-9月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 多叶棘豆,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长而粗壮。无地上茎成茎极缩短。叶为轮生小叶的复叶,长10-20cm,通常有25-32轮,每轮有小叶(4)6-8(10)片;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下部与叶柄合生,密被黄色长柔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8-10mm,宽0.5-1.5mm,...
被许多花痴称为“大草原的小靓妹”。 多叶棘豆 【中文名】多叶棘豆 【学名】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 DC 【别名】狐尾藻棘豆,鸡翎草 【俗名】猫爪子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褐色,粗壮,深长。茎缩短,丛生。轮生羽状复叶长10-30厘米;托叶...
多叶棘豆 学习力教育中心 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Oxytropis myriophylla),又名狐尾藻棘豆。 形态特征 草本,高20~30厘米。主根深长,粗壮。无地上茎或茎极短缩。托叶卵羽状披针形,膜质,下部与叶柄合生,密被黄色长柔毛;叶为具轮生小叶的复叶, 通常可达25~32轮, 每轮有小叶 (4)6~8(10)枚, 小叶片条状披...
中药名: 多叶棘豆 类别: 蒙药 民族药名: 那布其日哈格-奥日道扎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内蒙古中草药》、《认药白晶鉴》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狐尾藻棘豆的地上部分。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功效: 杀黏,清热,燥协日乌素,疗伤,生肌,止血,消肿。 主治: 主治黏疾,脉伤,新旧创伤,陶赖...
多叶棘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资源逐渐匮乏,人工种植多叶棘豆遭遇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种子发芽率近于零。为了提高多叶棘豆种子的萌发率,研究者使用外源激素开展了相关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羊豆族 亚族黄耆亚族 属棘豆属 亚属大花棘豆亚属 组轮叶棘豆组 亚组多叶棘豆亚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白色或黄色长柔毛。根褐色,粗壮,深长。茎缩短,丛生。轮生羽状复叶长10-30厘米;托叶膜质,卵状披...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中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内蒙古蒙药材标准》以“多叶棘豆/那布其日哈嘎-奥日都扎”之名收载,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干燥全草。 产地和性状 在中国野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及宁夏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1700米的沙地、平坦...
多叶棘豆 多叶棘豆种子粒小,种皮硬,吸水率差。多叶棘豆种子萌发是的野生驯化种植的关键之一。 有研究报道:物理法和机械破皮法对多叶棘豆的种子萌发影响较大。在试验组中发现,砂擦+室温浸泡1小时+15℃萌发,发芽率达84%。 该研究为多叶棘豆的良种繁...
多叶棘豆亚组 Subsect. Myriophyllae Jurtz.,中国植物志,第42(2)卷 豆科 Leguminosae,棘豆属 Oxytropis 形态特征 植株被白色长硬毛。托叶大,与叶柄贴生很高,披此于下部合生;小叶极多轮。荚果坚硬,披针形、披针状圆柱形,腹面具沟,隔膜宽。产地分布 中国有1种。下级物种 多叶棘豆 Oxytropis myriophy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