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选项:“雨歇花梢月正圆” 确实描绘了初夏时节雨停后花梢和月的景象,“屏山” 也是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景象,都是初夏之景,该项说法正确。B 选项:“风动一庭花影” 与 “雨歇花梢月正圆” 并非对比关系,且诗句中没有体现 “不愿像柳絮那样随风飘落” 以及写像花一样娇柔正直和高洁的意思,该项错误。C 选...
【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叫着;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品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
迟到有一天,从早晨起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时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迟到了,而且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地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等一下,妈...
这四个字来自一个遥远的记忆:母亲绾着发髻,身着白色的夏布衣裙,她在树下的井边洗衣。那是一座古老宅第幽深的院子,母亲的身子一起一伏。她的身前身后落满花瓣。那些花是细小的,细得呈粉状,龙眼花、荔枝花,都很细小,淡淡的黄色,淡淡的清香。荔枝花时早一些,龙眼花时晚一些,再就是柚子...
答案(1)《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经建德江时所作,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内容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中的“客”是诗人的自指,“愁”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后两句是唐诗中的写景名句,“低”和“旷”、“近和远”相互依存,相...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6.《哀范君三章》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茶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7.《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1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2、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元鹏《山中四咏》 13、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4、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
(一)初秋的雨(18分)淡淡的风从敞开的窗溜进来。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闻到了这初秋时雨的气息 — —有些许浅浅的愁绪藏在清凉之中。虽然只是初秋,但是风已经没有了盛夏时那种 A 和凌驾一切的气势。大概是因为厌倦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孤寂,想要寻回春天以后失去了的一些东西吧。记得小时候对雨有一种强烈的厌恶感...
材料一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 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材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
春雪压潜龙,暖时动九州,春末、夏时多震多雨,今年种地的百姓有人欢喜,有人愁,就看哪个地方的人有福气了! - 居和为贵于2025030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4.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